• 最新
    • 热门
    • 版块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 注册
    • 登录
    1. Angel Island
    2. 丹奇
    • 资料
    • 关注 1
    • 粉丝 2
    • 主题 94
    • 帖子 174
    • 最佳 6
    • 有争议的 0
    • 群组 1

    丹奇

    @丹奇

    administrators

    6
    声望
    22
    资料浏览
    174
    帖子
    2
    粉丝
    1
    关注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丹奇 取消关注 关注
    administrators

    丹奇 发布的最佳帖子

    • 收到拜登总统和哈里斯副总统圣诞贺卡,分享节日祝福

      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深感荣幸,再次收到拜登总统与第一夫人以及副总统哈里斯与第二先生寄来的节日贺卡。

      IMG_1257.jpeg IMG_1252.jpeg IMG_1253.jpeg

      在他们即将完成任期之际,衷心感谢他们过去几年对亚太裔社区的重视以及为美国人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也倍感荣幸多次受邀参与白宫活动,亲身见证他们对多元化与包容性的承诺。

      IMG_1258.jpeg IMG_1260.jpeg IMG_1259.jpeg
      在此,祝愿他们卸任后身体健康,一切顺遂,继续为社会和国家带来积极影响。

      也祝拜登总统和夫人,哈里斯副总统和先生以及他们全家圣诞节快乐,新年吉祥!

      借此机会,也把总统和副总统对我和家人的祝福分享给我所有的战友们,好友们以及你们的家人们!祝福大家圣诞节快乐!新年吉祥!

      As Christmas approaches, I am deeply honored to once again receive holiday greeting cards from President Biden and the First Lady, as well as Vice President Harris and the Second Gentleman. As their term comes to an end, I extend my heartfelt gratitude for their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their unwavering support for the AAPI community over the past years. It has been a great privilege to be invited on multiple occasions to participate in White House events, witnessing firsthand their commitment to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 sincerely wish them good health and all the best in their future endeavors as they continu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 and the nation.

      发布在 美华之音 &Voice of Chinese American
      丹奇丹
      丹奇
    • RE: 芙蓉街咖啡坊里的爱与伤(芷晨)

      热烈欢迎大才子!欣赏大作!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人,是不能“太真实”的

      又一好文,以小见大。这个话题很值得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含蓄和真诚如何共存,需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还要看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你的观察和思考有建设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者或者领导者的领导力也经历着变革和发展。一个率真的真诚的领导人,需要兼备道德和修养。川普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基本涵养和道德标准都缺失,作为一个总统,完全是是不合格的。但是他有权力胡作非为,所以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是有严重后果的。

      发布在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丹
      丹奇
    • RE: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赏读美籍华人丹奇(江西宜春市上高二中罗玲,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南京照相馆》观后感感作
      八十春秋暮与晨,大洋两岸自相亲。
      休斯顿远乡心近,照相馆中情景真。
      国破家亡多少恨,日久年深怨恩珍。
      此夜满堂皆泣泪,东西情共哭华人。
      (2025年8月16日下午)
      这是宜春老年大学何凌风教授所作。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再读华人丹奇(江西上高人)《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咏怀[玫瑰][玫瑰][玫瑰]
      腮上任谁无泪痕,大灯亮起始离身。
      妖魔嗜杀百人斩,血浪横流民众沉。
      忍对屠城三十万,临危留照百千帧。
      建康虽远悲声近,掩泣伤闻怜痛呻。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IMG_7025.jpeg

      丹奇(2025年8月15日)

      今天,正值中国抗战胜利暨日本投降80周年,我在休斯顿观看了《南京照相馆》的首映。影院几乎爆满,除了我先生一个白人,观众基本都是华人。影片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虽然我们曾有所了解,但当血淋淋的影像重现银幕,仍令人震颤。影院里,压抑的抽泣声此起彼伏;影片结束后,无一人起身,全场静默无声。大灯亮起时,大家才沉默地离开。

      日寇攻入南京时枪杀抢掠,百人斩的镜头,那为拍摄虚假新闻被迫假装欢欣鼓舞却被日寇摔死的婴儿,成千上万被俘虏的南京军民被鬼子赶下江中机枪扫射的惨烈,老金妻女逃亡失败遭遇残害的悲惨情景,阿昌忍辱负重最后壮烈牺牲,老金最后为了掩护毓秀和儿子,毅然决然的迎着鬼子刺刀走去,拿起相机拍下日寇丑恶嘴脸,壮烈牺牲的场景,一幕幕惊心动魄,惨不忍睹。令我悲愤交加,浑身颤抖,抽泣泪涌。

      走出影院那刻,心中沉痛难平。心情沉重难以呼吸。我再也不能自已,崩溃痛哭,无法自控。

      我的先生开车途中,默默守候等我平静下来。回家后也回忆起他父亲加入美军炮兵部队参加二次大战在菲律宾战场上抗击日军的艰难岁月,并在某电影评论区留下这段感言:

      “Great historical movie that touches my family still today. My father was in the Philippine theater fighting Japanese … in fact he had his 28th birthday there on August 6th, the day we dropped the first atomic weapon on Hiroshima. His army unit suffered an over 80 % loss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the war. My wife is Chinese and her mother’s family ancestry hails from Nanjing. A great movie that details the absolute inhumanity that can occur in war BUT also the heroic preservation and courage of the oppressed population in Nanjing. A must‑see movie to refresh your memory of history or to learn of the atrocities humans are capable of when we dehumanize others.”

      “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电影,直到今天仍触动着我的家庭。我的父亲当年在菲律宾战场与日军作战……事实上,他在那里的第28个生日,正是1945年8月6日——我们向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那一天。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他所在的部队伤亡超过80%……我的妻子是中国人,她母亲的家族祖籍在南京。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战争中绝对的非人道行径,同时也展现了南京人民在压迫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坚守与无畏不屈。这是一部必须要看的电影,它让你重新面对历史,或让你深刻了解当人类将他人非人化时,我们会犯下多么残酷的暴行。”

      IMG_7027.png

      感谢导演申奥冒着巨大压力将这段历史以电影形式呈现。影片讲述了一群普通南京市民在照相馆避难,意外冲洗出日军屠城照片,并冒死将底片带出城,成为审判战犯的关键证据——即“京字第一号证据” 。申奥以“微观切口”切入,放弃宏大叙事,聚焦普通百姓,从“身边人”的视角讲述历史,具有强大感染力,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共情 。

      片中演员刘昊然、王骁、高叶、王传君等人分别饰演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金承宗、戏子林毓秀及翻译官王广海。他们置身险境中,为保护底片不惜牺牲,展现了伟大的献身精神。我还被汉奸翻译官那种“无奈却仍试图救人”的复杂人性所打动。影片还揭露了日本摄影师表面友好实则阴险:他以“朋友”相称,给出通行证,却暗示据守关卡日军见特殊号码持证者即杀之。如此邪恶狡诈,让人愤懑窒息。这深刻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本质之冷酷——所谓“大东亚共荣”不过是侵略的幌子 。

      影片不仅真实再现历史,也以极高克制的手法处理暴力镜头——用留白营造压抑恐怖的氛围,而非猎奇的血腥炫耀 。这让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记重拳,让观众彻底“醒来”。
      因而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更高更深刻的观赏价值:
      • 历史真实:底片作为真相证据,见证历史不容篡改;
      • 人性反思:普通人在极端条件下的选择与坚守,展现良知与勇气;
      • 和平呼声:铭记惨痛历史,是防止悲剧重演的根基。

      观众评价也高度一致:影片在中国暑期档票房与口碑双高,许多观众把这部片视为“历史启蒙课”,家长带孩子观看,认为它帮助新一代了解民族苦难并传承记忆   。
      在影评方面,有人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films ever made about the Nanjing Massacre”,并称为“a powerful, gripping and spellbinding emotional journey” ;也有网友赞赏其“以普通人视角反映灾难,执行力很高,若干铺垫衔接得很好” 。

      IMG_7026.png

      推荐与呼吁

      朋友们,无论您身处何地,无论立场为何,都应铭记这段历史。请跨越地域、语言,一同走进影院,支持这部来自祖国的影片。让我们用影像守护真相,让记忆成为反抗侵略与呼唤和平的力量。

      铭记过去,警示未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赋诗一首:

      七律:国殇长铭警后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丹奇 (2025年8月17日)

      银幕重开血泪痕,
      长江呜咽哭沉沦。
      白骨三尺埋旧恨,
      青山万古记亡魂。
      铁证犹存昭史册,
      丹心不灭励来人。
      八旬回望悲声在,
      国殇长铭警后生。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丹奇 发布的最新帖子

    • 铭记历史:两位美军二战英雄的故事

      铭记历史:两位美军二战英雄的故事

      丹奇 (2025年8月18日)

      2025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及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中国制作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休斯顿上映,我与先生一同观看了这部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南京 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暴行的电影故事片。影片通过普通人的镜头留存真实,构成铁证,记录历史,让人们直面人性的善恶与残酷,提醒战争如何将人推向绝境,彰显了勇敢与坚守的可贵。通过揭露侵略者的罪行唤醒世人对和平的珍视。这部电影不仅重现了日军的暴行,更凸显了在灭绝人性的黑暗中,那些宁死不屈的平民和见证者的光辉。

      作为南京人的后代,我为南京人遭受的悲惨命运深感悲怆的时候,我的美国先生评价了这部电影:“Great historical movie that touches my family still today. My father was in the Philippine theater fighting the Japanese … in fact he had his 28th birthday there on August 6th, the day we dropped the first atomic weapon on Hiroshima. His army unit suffered an over 80 % loss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the war. My wife is Chinese and her mother’s family ancestry hails from Nanjing. A great movie that details the absolute inhumanity that can occur in war BUT also the heroic preservation and courage of the oppressed population in Nanjing. A must‑see movie to refresh your memory of history or to learn of the atrocities humans are capable of when we dehumanize others.”
      (中文翻译: 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电影,直到今天仍触动着我的家庭。我的父亲当年在菲律宾战场与日军作战……事实上,他在那里的第28个生日,正是1945年8月6日——我们向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那一天。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他所在的部队伤亡超过80%……我的妻子是中国人,她母亲的家族祖籍在南京。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战争中绝对的非人道行径,同时也展现了南京人民在压迫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坚守与无畏不屈。这是一部必须要看的电影,它让你重新面对历史,或让你深刻了解当人类将他人非人化时,我们会犯下多么残酷的暴行。”)

      先生的评价让我想起曾经在十五年前写过的一个二战老兵系列,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先生家族两个英雄分别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战,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故事。先生的上一辈亲人里,凡是男丁,全部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先生的父亲我的公公Roy, 到三个舅舅Joe, Bill, Homer, 以及姨父Delbert。二战英雄在凋零,其他几位舅舅参战故事没能及时访谈到,只收集到公公和姨父的故事。十五年前在纪念二战胜利的时候写了三篇文章以为纪念。今天我把这个系列合并为一篇文章,以史为鉴,呼唤和平。

      (1) 公公Roy 的故事

      Weixin Image_20250818232850_27.jpg

      1942年,24岁的Roy 告别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Doris和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大儿子Don, 参加了陆军炮兵。被派往二次大战的亚洲战场,美国的盟国和军事基地菲律宾,在森林里打击日军。正是由于当时美国的男人全部投入了战场,才给了美国妇女工作的机会。她们干着许多男人才能干的体力活,在兵工厂为战场生产军火飞机炮弹等。还要支撑家庭。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美国军人以全方位的支持。Roy的妻子带着孩子就当投身于大后方的生产建设工作。

      当时 成千上万的美军被货船运往亚洲战场。许多士兵在海途由于感染疾病,导致严重缺水,未到目的地就死去。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Roy 由于战地才能杰出,当上了火炮射击中士。战争的惨烈我们都在各种二战电影中有所了解。在菲力宾作战四年,Roy同去的23个战友中,最后只有他和另一个战友幸存。这给Roy 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Roy 由于战场表现优异,获得过不少荣誉和勋章绶带。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妻儿的身边,过着平静的生活,又接连养育了4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成年后又参加了海湾战争。然而战争的阴影常常笼罩着他。他很少谈论战场上的细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得知并记录当时战场情况的主要原因。偶尔谈起这个沉重的话题,问他消灭多少敌人时,老人家从不用 “杀了多少敌人” ,而是说“We went out to take care of business” (我们出去干活)。

      当美军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支援中国抗日,Roy和战友们在菲律宾战场打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牵制日军力量,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的8月6日Roy 在战场上度过了28岁生日,这一天也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日子,一周后,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在太平洋上的的浴血奋战,加速了日本军帝国主义的投降。

      抗击日军过程中,许多战友被俘,关押在中国沈阳战俘营,备受折磨和迫害。日本投降后,Roy 在菲律宾多待了半年,负责接收从美军战俘营解救回来的战友。Roy 给儿子们讲,当时看到的战俘个个瘦骨嶙峋,形同骷髅(look like skeletons),惨不忍睹。他们进食不能一下子太多,不然容易丧命。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这些战俘的胃已经严重萎缩。

      战争期间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Roy 对杀害了自己21位战友的日军充满了仇恨。儿子从学校领回一个日本同学,当天老人礼貌以待,次日训斥儿子永远不要带日本人进家门。就是这个抗日老兵,居然在90年代,从教会接纳了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住在自己的家中。老夫妇细心照顾这个日本女孩,并与女孩建立深厚的感情。日本女孩回国后还保持了与Roy一家通讯。战争已逝,人性回归,Roy心中的恨已被悠悠岁月改变成感恩的心。

      Roy 晚年经常会坐着冥想,他想念他的那些花样年华就为国捐躯的战友。常常热泪盈眶地说“我比我的战友多活了60年,我这60年是替他们在活。我虽然没有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我的生活很舒适,无忧无虑,我很知足了。比起那些长眠在外国战场上的战友,我得到的实在太多。”

      由于美国政府对二战老兵的重视,2004年,国会议员兰普森为了荣耀Roy 在二战前线为国奋战和Doris 在后方努力持家的奉献精神,在国会山庄特意飘了美国国旗,并将这面为他们而飘得国旗和来自国会档案馆的证明信一同寄给了两位老人。

       ![Weixin Image_20250818232937_28.jpg](/assets/uploads/files/1755744810490-weixin-image_20250818232937_28.jpg) 
      

      Weixin Image_20250818232941_29.jpg

      Weixin Image_20250818232948_33.jpg

      老人时常双手虔诚地取出这面国旗,缅怀过去的战争岁月,怀念牺牲的战友,感激美国政府对他的致敬,感动得老泪纵横。他告诉家人,他那天离开人间的时候,要用这面来自国会的国旗覆盖。

      2006年一月十八日,我的公公Roy 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临走之前,他告诉我们,他看见他的那些战友了。此前一个星期,他再次拿出那面国旗,摩挲着,深情地说,这是他一生最自豪的奖赏。

      Weixin Image_20250818232952_34.jpg

      公公去世后,遗体覆盖着这面美国国会为他国会山上空而飘扬过的国旗。他的骨灰盒由四个军人抬着,三个军人每人向空中射击七次,共21枪作为对Roy 这个二战英雄的礼遇。公公安葬在国家公墓,只有曾经的美国军人和家属才能安寝于此。10个月后,与公公相濡以沫62年的妻子Doris,思念老伴,也追随而去,与Roy合葬在国家公墓。公公Roy 享年88岁,婆婆Doris 享年84岁。那面曾经飘扬在国会,覆盖在公公遗体上的国旗,现在成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2) 从狙击手到战俘----姨父Delbert的故事

      先生的姨父Delbert 从小在农场上长大,由于经常帮着父亲看守庄稼,练成打野兔的本领。随手一枪,就能猎取。二战爆发后,年仅19岁的Delbert加入了美国陆军,担任狙击手,被派到德国战场。

      那是一个冰天雪地的白天,太阳在天空高照着,Delbert 和他的战友埋伏在伪装好的掩体里,德军的狙击手伪装得与白雪一体,无法鉴别。Delbert 的战友John是当时的Spotter观察员, 专门负责寻找敌军目标。当他看到敌军阵地上有太阳的反光一闪一闪的时候,马上确定那是德军狙击手仅仅露出的半截带着夜视镜的头部。Spotter 给了Delbert 一个手势,枪声响起,正中德军狙击手的头部。
      这是Delbert第一次杀人。怀着复杂的心情,他留下了敌人的皮夹,里面是一张敌军妻子和儿子的照片。Delbert 后来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被自己射杀的敌军的家人。向他们表示忏悔。67后的今天,这个皮夹子一直保存在Delbert 姨父的手中直到三年前去世。

      Delbert的狙击任务在一次次内心的折磨中完成。他战绩卓著,被确认狙击敌军人数11人。一次执行狙击任务中,Delbert与战友陷入德军包围,他们试图转移,冲出敌军包围圈,在撤离的途中,Delbert 迅猛飞奔,敌军的子弹嗖嗖地追逐着他,可能由于他身材瘦小,当时的军裤肥大,居然有两颗子弹贴着他的腿部从裤管里穿过(这条裤子还被保存着)。战友速度太慢,落在后面。等到Delbert 回头招呼战友的时候,发现他倒在地上,他赶紧背起战友继续冲出敌军包围圈,结果发现战友已经牺牲。只好就地掩埋把自己白色的外衣盖在他身上以免德军找到他。

      回到营地,他悲伤极了。给战友的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他们John牺牲的噩耗。这份信却被寄错了地址。50年被收到这份信的人家孙子从爷爷的圣经里找到,后留下一段感人的佳话,将在后面详述。

      约翰之死让Delbert彻底崩溃。他无法再接受“执行任务”这个说法,他的灵魂在煎熬。所在部队考虑到他的心态不稳,无法再胜任狙击手的任务,改派他做了医务兵(Medic),不再携带武器。日内瓦公约禁止交战双方射杀医务兵,因为他们不携带武器,不是交战人员。

      不久,他随新部队出任务,在一次被德军伏击的时候,Delbert所在部队伤亡惨重。几位同袍死于敌手,伤者连止痛药也无法提供。Delbert 和其他战友因受伤被德军俘虏,关入法西斯集中营,他成了战俘POW (Prisoner of War)。 此后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达半年之久,都以为他早已牺牲。

      Delbert和其他约50名美、英、法士兵一起被关押在一座集中营,每日只有发霉的面包、烂土豆汤为食。后来他们靠自己捕捉老鼠为生,比赛谁能抓得多,用老鼠尾巴串成项链做奖品。整只老鼠被吃得一干二净——没有浪费。在集中营,Delbert 和战友经受了非人的折磨。德军把他反吊双臂,用枪托猛戳他的脊背,逼他供出军事情报。Delbert坚贞不屈,没有向敌军妥协。

      一年半后,盟军取得战争的节节胜利。一天晚上,看管集中营的德军把这些来自美军,英军和法军的战俘全部关押在一个仓库里。战俘们听着在仓库顶部呼啸而过的炮弹,识别出这些炮弹是美军的,他们意识到,战争正在向东挺进,德军可能凌晨要枪决所有战俘。于是,在仔细观察后,战俘们发现,德军将领已经逃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士兵看守仓库。战俘们因此决定越狱。他们冲出了被严守的仓库,与德军士兵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不少战俘在此次越狱过程中牺牲。幸存者终于逃出法西斯的魔爪,向着西部往东开进的美军奔跑,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Delbert由于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两枚紫心勋章。一枚表彰他在作战被俘时负伤,另一枚表彰他在战俘营英勇不屈,被德军再次打伤(脊背由于在战俘营被枪托打伤落下了后遗症)的英雄事迹。并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

      战争结束后, Delbert 最终回到了美国,回到了堪萨斯父亲的农场。他履行了对自己和 John 的承诺,进入大学和医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医生,用行动兑现要“帮助人类”的誓言。他娶了高中时期的恋人,养育了四个成功的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成为生物学家。37岁时,他再次改行,当了牙医。

      他不喜欢谈论战争。战争虽然过去了,但是战场上的血腥屠杀和集中营的非人蹂躏,如影随行,一直折磨着他。他要靠服药才能解脱出来。有时若他未按时回家,妻子 Margorie 就会去他办公室找他,常常看到他闭门关灯,在黑暗的角落里蜷缩着,悄悄流泪——为那些死去的人、为自己活了下来而自责、为曾经做过的事而备受良心谴责。Delbert 每天都在寻求救赎,用每一个被他拯救的病人偿还曾经当狙击手时犯下的罪。

      多年来,Delbert 一直试图寻找那名他在战场上击毙的德国士兵的钱包中照片中的德国年轻女子和小男孩。他甚至曾两次前往德国,向当地的二战历史组织求助,并提供一万美元悬赏。但至今仍未找到他们。士兵的姓名,唯有 Delbert 一人知晓。

      John Royce 的遗体也从未被寻回。他依然安息在 Delbert Paschal 当年亲手埋葬他的地方——那片象征自由的圣地,就在德国与比利时的边境附近。

      3) 一封迟到了50年的二战来信

      二战期间,先生的姨父Delbert 19岁加入美国陆军被派往德国战场当了一名狙击手。Delbert 和战友John被德军包围。在突围时,战友牺牲。Delbert悲痛欲绝,从此没再当狙击手,而是当了一名医务兵。在最亲密的战友John牺牲后。他给战友的家人写了一封信。发出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50年后的一天,Delbert象往常一样,打开了一本VFW (Veterans of Foreign War)的杂志。他惊呆了。杂志上登着一封信,那是自己50年前写给已经牺牲的战友家人的信。Delbert 震惊万分,赶紧与杂志编辑部联系,告诉他们自己是当年的写信人,为何这封信会登载在杂志上。编辑部告诉他这封信的来历。

      这是那封信:
      Dear Mr. and Mrs. Royce,

      My name is Delbert Paschal, Private First Class, U.S. Army. I was John’s partner on recon patrols. John was my spotter. I was with him when he died. My guilt is tremendous as I am quite certain the bullet that killed John was meant me. I was the one who carried the gun. Rest assured that John didn’t suffer. I tried to carry him with me but the snow was too deep and the Krauts ( as the Germans were called ) were getting close. I quickly buried your son, covered by my white poncho, to hide him from the Krauts. We will retrieve him so he may be buried as the hero he was and the hero he died.
      I will never forget your son and how he saved my life. I pray the life I am blessed with now will be worthy of his sacrifice.

      Private First Class Delbert Paschal
      (中文翻译:尊敬的 Royce 先生与夫人:
      我叫 Delbert Paschal,是美军一等兵。我是 John 的巡逻搭档,他是我的观察员。我亲眼目睹他牺牲。内心深感愧疚,因为我确信,那颗子弹原本是射向我。我才是拿枪的人。请放心,John 没有遭受痛苦。我试图把他带走,但雪太深,德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我只得就地掩埋了他,用我的白色斗篷覆盖,避免他落入敌人之手。我们会回来接他,让他像英雄那样被安葬。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儿子,他救了我的命。我祈祷,余生能配得上他的牺牲。
      ——美军一等兵 Delbert Paschal)

      原来这封信50年前寄出后,被投递到了错误的地址。收到信的人家没有把信退回邮局,而是随手留下了。50年后,这家的年轻人对军事和战争很感兴趣,发现了这封来自二战战场的来信后,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就发给了VFW杂志社刊登。没想到被Delbert看到。

      与此同时,Delbert 牺牲战友的弟弟,一个也参加过二次大战的老兵,也碰巧在同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封信。战友弟弟激动万分,这封迟到了50年的信是哥哥的战友写给他们的啊。哥哥和战友Delbert曾经是那么亲密的战友,他们一个作为狙击手,一个SPOTTER, 并肩战斗在前线。如今看到这封登载在杂志上的信,让他第一次了解了哥哥牺牲时的情景,他激动万分。马上给杂志上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就是50年前应该的收信人。

      同一时间,杂志社收到了写信人和收信人的电话,令杂志社编辑感动不已。两家人因此接上了头。不久,Delbert 战友的弟弟携全家来到堪萨斯州的Wichita 市看望Delbert 一家。两个二战亲密战友的家人终于在50年后相逢。这是怎样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啊。50年来,Delbert 一次次回忆自己和战友在战场上的出生入死。今天终于见到战友的弟弟,一个也曾经在二战战场上从枪林弹雨里幸存的军人。Delbert 失去最亲密战友的痛苦在这次的相逢中得到了一丝安慰。

      Delbert 看着50多年前写下的字句,记忆仿佛昨日。他眼中噙满泪水,思绪飘回到那段失落的青春年华,那个与今日大相径庭的世界。

      他拿起电话拨给 VFW:“您好,我是信里的 Delbert Paschal……”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John Royce 的侄子与孙子(两人都以 John 为名,以纪念这位牺牲的叔叔)飞到堪萨斯与 Delbert 会面。

      在 Delbert 家中,他们听他讲述战争的残酷,以及 John 是如何在那天牺牲,救了他一命。Delbert 将一只法国送给他的精致红木盒子交给他们,盒盖上有一个十字架的标志。盒子里有一个铭牌:美军一等兵 John Royce,旁边缝着一枚班级戒指。铭牌已经染成棕色。小 John 问:“这是什么?” Delbert 回答:“那是你们叔叔的血迹。”两人轻轻触摸那血迹,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亲情和牺牲。大 John 说:“战争是关于牺牲的,是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今天见到你,Delbert,我知道我叔叔的牺牲是值得的。”

      Delbert 默默点头。五十多年后,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救赎。

      在战友家人离去之前,Delbert 把法国奖励自己的勋章和他从德军手里缴获的战利品SS军刀(现在是宝贵的收藏品)送给了他们做纪念。两家人从此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相聚,共同缅怀那段难忘的时光。Delbert在他们身上找回了战友的影子。

      多年来,一直想去看望姨父Delbert, 但是他三年前已经去世。给我进一步挖掘他的二战故事细节留下遗憾。

      今天重新发表这篇回忆文章,以纪念在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人类和平牺牲生命的中美两国英雄们。缅怀在战争中被侵略者夺去生命的普通百姓。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告诉那些不了解历史,或者提醒那些忘记历史的人们: 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2010年5月9日初稿
      2025年8月18日修改)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南京照相馆》:历史的回声与当下的沉思— 从民族记忆到中美关系——在美华人的责任与忧思

      编者按

      这是一篇带着深沉家国情怀的观影札记。作者以《南京照相馆》为引子,将个体的观影体验延伸到民族记忆与现实思考之中。黑白影像中凝固的苦难,提醒我们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珍贵馈赠。作为在美华人,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痛心与敬畏,更敏锐地联系到当下的中美关系,指出和平与理解才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文章情感真挚,立意高远,不止于叙述感动,而是呼吁读者将铭记转化为行动:在异国他乡团结互助、积极参与社会,以实际行动为和平投下庄严的一票。

      这篇文字既是历史的回望,也是现实的提醒,更是未来的呼声。它告诉我们:唯有记忆与责任并存,方能在动荡的世界里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南京照相馆》:历史的回声与当下的沉思

      ——从民族记忆到中美关系——在美华人的责任与忧思

      作者:沙丽
      2025年8月18日

      今晚看完《南京照相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屈辱,每一个伤痛,影像里流淌的,不仅仅是南京的苦难记忆,更是民族无法抹去的浩劫与血泪。那些凝固在黑白胶片里的无助痛苦与屈辱!让我感觉到时光穿越般的震动,仿佛一瞬间把我拉回到那个山河皆破碎的动荡年代。

      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我生长在和平的环境里,从未真正体会过战争的残酷。但当画面定格在一张张陌生却熟悉的面孔上,我深切感受到和平并非理所当然,它是先辈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宁。这也意味着我们没有理由在享受和平时麻木不仁。

      而此刻,看到中美关系走到今天,心里更添几分沉重。身处两种文化之间,我们常常既要承受现实的摩擦,也要守护心中那份文化的根。或许,这就是“海外华人”的命运:在夹缝中前行,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来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肩上没有硝烟,但依然有责任去记住、去讲述。让记忆不被尘封,让未来的每一代都懂得珍惜当下的岁月静好。

      《南京照相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的映照。历史上,中美曾经并肩作战,共同推动了战争的终结;而今天,两国关系却陷入紧张对立。作为在美华人,我们自然感到忧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与下一代的未来。

      《南京照相馆》让我意识到:历史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每一张面孔里。作为在美华人,我们既要铭记战争的代价,也要活出和平的担当。愿我们心怀感恩,彼此成全;愿中美之间,能在历史的教训中找到未来的智慧。

      一方面,我们是历史的继承者,要记住先辈们的苦难与坚韧;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今天的建设者,要在美国扎根、团结互助、积极参与社区与社会,用勤奋与担当赢得尊重。

      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更应守住合作的底线,因为只有和平,才让人们有选择的权利。在信息冲突、立场对立的今天,如何坚持“不伤害”,如何努力去理解?

      如果说电影让我们看见了“失去”的代价,那么我们的日常就该去实践“保存”的价值:保存善意,保存秩序,保存对彼此的体谅。当我们在美国把店面开亮,把孩子教好,把社区连接得更紧密,我们就是在为和平投票(一定要投票)一次又一次,日复一日。

      愿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敢于联结;也愿中美之间,能以更多理性与善意,换来更长久的可贵安宁!

      希望有时间都能去看一看!

      编辑:丹奇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我们永远不是朋友”: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IMG_7036.jpeg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山川异域   不共戴天
      -“我们永远不是朋友”—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作者:海空
      2025年8月18(转载)

      202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80年了,《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终于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

      在这部电影里,再也没有所谓的良知未泯的鬼子兵、也不会再塑造幡然醒悟的刽子手、更不会洗白被骗的无辜日本普通人。

      什么敌人只是少数军国主义者、日本人民同是受害者......这些荒谬的谎言被完全戳穿,而是掷地有声的讲述一个真相:我们和日本,从来就不是朋友!

      其实只要稍微读点历史,都知道这是事实。

      在日本的历史上,只要对中国的态度显得不够极端、不够疯狂、不够残暴,稍微克制一点的日本政府都被日本人民给推翻了,侵华战争,可以说是是日本全民意志的火山喷发!

      1932年,主张对华克制的首相犬养毅,被代表底层意志的中下级军官乱枪射杀于官邸。

      消息传出来,全体日本民众举国欢呼天诛国贼,手舞足蹈和过年一样,凶手的审判席成了英雄演讲台!

      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

      根据据日本法务省档案(文件号:1932-刑特-47),凶手被抓了起来后,仅仅短短几天时间,日本各地普通民众向东京地方裁判所寄送请愿书超过10万封,其中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血书,要求立即释放凶手。

      而大阪府警察部记录证实,日本青年团体爱国劳动党成员柴田三郎在难波车站前当众切断左手小指,连同请愿书寄往法庭;

      此后两周内,大量的日本人仿效断指行为给法庭施压。

      而主张严惩凶手的日本法务大臣铃木喜三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收到几百封死亡威胁信,每天被乌央乌央的日本人威胁要让他下去陪犬养毅,自己的住宅被愤怒的日本人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家里的玻璃全部被砸得稀烂,很多人愤怒的上去踹门要把他拖出来当街处死,之后铃木喜三郎不得不在恐惧中辞职。

      而刺杀犬养毅的凶手古贺清志在狱中每天都收到堆积如山的慰问品,包括食物、清酒、鲜花等,这些礼物多到堆满了整个监狱。

      狱卒对古贺清志崇拜得五体投地,恨不得把他当爹一样供着,大量的日本人汇集在监狱门口要求一睹英雄的风采。

      在审判过程中,根据庭审记录显示,古贺清志当庭宣称:刺杀阻挠圣战的首相是清除国贼!

      在旁听席上的日本民众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而在法庭外,数万日本民众正在集会,要求立即释放他们。

      什么是踏玛的圣战,就是罪恶滔天的侵华战争。

      日本法庭在巨大的压力下,最终刺杀首相的凶手仅仅被判刑4年,判决书中称说:被告动机出于忧国,情状可悯。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犬养毅是什么好人,事实是:

      代表日本精英的犬养毅认为日本实力还不够,不能快速打败中国,提出的策略是蚕食。

      而代表日本普通民众的中下级军官对此愤怒异常,认为不要给中国任何机会,要快速灭亡中国,也就是鲸吞.....

      刺杀了犬养毅之后,日本民众还不甘心,觉得应该杀掉所有对华克制的日本官员,要把他们连根拔起。

      1936年,日本中下级军官再次发动二二六事变,占领东京市中心,刺杀相对克制的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等元老,而喊出来的口号就是:诛杀蠹贼,彻底解决支那问题!

      而在刺杀成功之后,日本再次举国欢庆,全体日本国民通过各种渠道声援叛军。

      大阪市民通过大阪每日新闻捐款热线募集,短期内就筹集到巨款,每一笔的用途注明了是:支援清君侧义士。

      东京小商人团体全面发动了起来,两天时间向代表叛军的日本陆军省大楼运送2.3吨饭团、味噌及清酒。

      日本不仅男的疯,女人更加疯狂。

      刺杀事件爆发的第二天,东京世田谷区主妇藤田佳子率领300名妇女制作1580个爱国饭团,由中学生送至叛军占领的国会议事堂。

      而吉原游廓妓女团体马上筹集巨额现金送了过去,声明:愿为将士暖榻酬国。这意思就是告诉他们:你们只要愿意去打中国,我们就愿意去卖了支持你们.....

      自此,日本进入了举国一致内阁时期。

      啥叫举国一致内阁,就是所有要求蚕食中国的日本精英都被日本人民干掉了,以后没人敢和日本人民对着干,而日本人民的意志就是:马上开战,灭亡中国。

      在二二六事变之后,内务省警保局1936年3月搞了一个你是否支持对中国全面开战的民意调查。

      其中76.8%的日本民众表示支持。

      而社会运动月报根据陆军省宣传课在1936年4月搞了一个你是否愿意为国参战的民意调查。

      其中高达93.5%的日本民众表示愿意参战。

      另外一个选项是:刺杀首相是否违法?

      其中97%的日本民众表示合法,因为这种行为代表了日本民众的意志。

      这些报告现在还存放在日本防卫省战史研究中心里。

      但是你别认为剩下的23.2%、6.5%、3%的民众是反对侵略中国的,他们只是想法和策略上不一样,就是我刚开始说的,仅仅是蚕食还是鲸吞的区别。

      原子弹下无冤魂,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那么我们就要看日本人,有没有反战的?

      我明确告诉你,有反战的,你打着灯笼去找,拿着放大镜去找,1000个日本人里,大约总能找到1个日本人是反战的,甚至他们是爱好和平的。

      但问题来了,请问是99.9%的好战的日本人代表日本人民呢?

      还是0.01%的日本人代表日本人民?

      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美军空军军官蒂贝茨活了92岁,他在1955年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从不后悔投下原子弹,一秒都没有。 当我看到广岛废墟照片时,我知道这避免了更多盟军登陆日本的伤亡。

      在2005年二战结束60周年的时候,他重申说:若重来一次,我仍会执行任务,我们结束了战争,而非延长屠杀。

      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炸死10万日本人,里面最多只有100个日本人是无辜的。

      而日本一直到最后都拒绝投降,成为疯魔叫嚣一亿玉碎,如果不使用原子弹,用常规战法,盟军至少要战死一万人。

      要知道到战争末期的硫磺岛战役,美军和日军的伤亡战损比几乎也达到了1比1。

      那么在100个日本人和一万个盟军士兵中,谁的生命更重要?

      傻逼都知道怎么选,所以蒂贝茨毫无心理负担,他在自传《飞行: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生》中写道:

      我每晚都睡得安稳,因为我知道使用原子弹阻止了日本本土决战,否则如果按计划登陆九州,双方将多死百万人。

      所以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所谓的下克上,是日本全民战争意志的火山喷发!

      侵华战争,是日本全体民众的共同选择!

      事实上,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民众就疯狂的支持侵略。

      比如当时的大阪工人团体组织报国社,集体卖血筹款,向陆军省捐献1.2万日元。

      而长野县农妇山本千代卖掉祖传田地得到了400日元,全数捐作吉野号巡洋舰建造费。

      日本妓女成立妇人爱国会,疯狂的出去卖,将收入全数捐军,共筹8.7万日元。

      男的买血、女的卖身,日本人民献金总额约740万日元,而剩余的日本人疯狂的认购日本的战争国债最终达到2.3亿日元,这在当时是一笔超级巨款,可以支撑整个甲午战争的日本军费。

      日本大学生踊跃参军,当时38%的学生进入军队要去中国抢劫,剩下的62%不是不想去,是日本政府说你们悠着点,总要有人研发杀人机器.......

      在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举国欢庆,在搞庆祝游行没控制住,居然导致231人由于拥挤而踩踏致死........

      所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

      日本政府说我踏马的比他们罪过还少点,军国主义是日本人民的共同意志好不好。

      日本人就是疯狗,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政府好歹还能控制住,之后的几次政变日本彻底失控,全民疯狂要求到中国抢劫。

      日本精英要的是蚕食,是抢劫,日本民众要的是彻底灭绝!

      卢沟桥枪声响起,日本国内快速爆发百万民众大游行,逼迫政府全面征服支那,这不是军部绑架国民,是国民用刺刀顶着军部的脊梁向前冲!

      当时近卫文麿内阁还在盘算以战逼和,而日本平民已把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标语刷满街头;

      日本民众仅4小时就向陆军省捐赠2.3万日元恤兵金,要知道当时90%家庭月收入仅50日元。

      北平沦陷前十天,军用机捐款达299万日元,涵盖学生、老人甚至99岁的石塚松子。

      东京小学生集体上街募捐,硬币装满230个竹筒,兑换2030日元纸币送至陆军省;京都女学生寄送写有圣战已开始,凯歌皆属我的慰问袋。

      上海沦陷时,50万民众在上野公园集会,护送阵亡军官骨灰至靖国神社;

      当南京城化为血海,日本主妇正将庆祝战争胜利的糯米糕塞进孩子饭盒,举国上下,人同此心:杀光、烧光、抢光,他们想让我们的土地成为他们大和民族的新牧场!

      1931年,新婚妻子井上千代子为激励丈夫井上清出征中国而自杀,遗书称以死尽责,被媒体宣扬为军人妻子典范。

      士兵东史郎出征前,其母赠家传短刀并叮嘱好好杀人,杀光他们所有人。

      在这样的局面下,日本政府若敢犹豫半步,暴民的子弹就会穿透首相的胸膛。

      这,就是日本!一个将全民兽性锻造成国家意志的战争文明!

      所以什么是日本军国主义?

      它就是一部举国一致的战争绞肉机!

      从天皇到平民,从财阀到农妇,每一颗螺丝钉都严丝合缝地咬合在国家战车上,将整个民族的生存意志压铸成屠刀。

      这不是政客的阴谋,这是日本民族赌上国运的生死之战!

      我们的百年屈辱史,遭受太多列强侵略,但日本是不一样的。

      英国要钱,俄国要地,而日本是既要钱又要命,更是要彻底灭绝。

      日本和其它列强是不一样的,其它列强,是谁弱它就去抢劫谁。

      而日本呢?

      公元663年,我们当时还是盛世大唐,日本就发动了第一次侵略战争;

      公元1592年,我们正是盛世大明,日本就发动了又一次侵略战争。

      日本比我们强,那一定发动侵略;

      反之日本即使实力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它也会赌国运发动侵略。

      因为穷山恶水产生的抢劫和掠夺写在了它的基因里!

      千年岛国,火山怒吼、地震撕裂、海啸吞噬……资源枯竭如绞索勒紧喉咙。

      极度的贫瘠,孕育了极致的内卷与对生命的轻贱:婴孩被亲手溺毙于水缸,老人蹒跚走向饿虎的山林......

      明治维新,不过是将敲骨吸髓升级为国家战略!跻身列强后,依旧是穷兵黩武的恶鬼,少女卖身南洋,皮肉钱化作战舰钢板;青年涌入军营,生平第一次尝到白米饭的滋味,整个民族的上升阶梯,每一阶都浸透着平民的血泪与邻国的血肉!

      举国如疯魔,万民皆兵痞!

      在每个鬼子兵的眼中,中国人不是人,是必须铲除的杂草,是必须腾空的生存空间,彻底灭亡,他们才能鸠占鹊巢,将这五千年华夏沃土,彻底据为己有!

      以前的电影写了什么?

      一个文盲不了解真相的鬼子兵?他是刺刀见红的野兽!

      一个能吟汉诗、痴迷中国文化的爱华者?

      他是更致命、更狡猾的豺狼!精美的伪装下,是更为贪婪的占有欲!

      我只能说原来的电影很傻很天真,他们真的打着灯笼,拿着放大镜,把那0.01%的日本人找出来,来代替99.9%的正常日本人。

      而南京照相馆的突破正在于此!告诉了世界:我们从来不是朋友!

      它借摄影师伊藤这张优雅皮囊,血淋淋撕开了文化侵略者的画皮,当他用流利汉语赞美秦淮风月,用镜头定格人间地狱时,那眼底的冰冷算计,比屠刀的寒光更让人胆寒!

      这就是真相,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芙蓉街咖啡坊里的爱与伤(芷晨)

      文字细腻优美!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芙蓉街咖啡坊里的爱与伤(芷晨)

      热烈欢迎大才子!欣赏大作!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和何凌风教授〈南京照相馆〉观后》

      ——丹奇 (2025年8月17日)

      银幕重开血泪痕,
      长江呜咽哭沉沦。
      白骨三尺埋旧恨,
      青山万古记亡魂。
      铁证犹存昭史册,
      丹心不灭励来人。
      八旬回望悲声在,
      国殇长铭警后生。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再读华人丹奇(江西上高人)《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咏怀[玫瑰][玫瑰][玫瑰]
      腮上任谁无泪痕,大灯亮起始离身。
      妖魔嗜杀百人斩,血浪横流民众沉。
      忍对屠城三十万,临危留照百千帧。
      建康虽远悲声近,掩泣伤闻怜痛呻。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RE: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赏读美籍华人丹奇(江西宜春市上高二中罗玲,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南京照相馆》观后感感作
      八十春秋暮与晨,大洋两岸自相亲。
      休斯顿远乡心近,照相馆中情景真。
      国破家亡多少恨,日久年深怨恩珍。
      此夜满堂皆泣泪,东西情共哭华人。
      (2025年8月16日下午)
      这是宜春老年大学何凌风教授所作。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80年后的今天,在休斯顿听到南京的哭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IMG_7025.jpeg

      丹奇(2025年8月15日)

      今天,正值中国抗战胜利暨日本投降80周年,我在休斯顿观看了《南京照相馆》的首映。影院几乎爆满,除了我先生一个白人,观众基本都是华人。影片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虽然我们曾有所了解,但当血淋淋的影像重现银幕,仍令人震颤。影院里,压抑的抽泣声此起彼伏;影片结束后,无一人起身,全场静默无声。大灯亮起时,大家才沉默地离开。

      日寇攻入南京时枪杀抢掠,百人斩的镜头,那为拍摄虚假新闻被迫假装欢欣鼓舞却被日寇摔死的婴儿,成千上万被俘虏的南京军民被鬼子赶下江中机枪扫射的惨烈,老金妻女逃亡失败遭遇残害的悲惨情景,阿昌忍辱负重最后壮烈牺牲,老金最后为了掩护毓秀和儿子,毅然决然的迎着鬼子刺刀走去,拿起相机拍下日寇丑恶嘴脸,壮烈牺牲的场景,一幕幕惊心动魄,惨不忍睹。令我悲愤交加,浑身颤抖,抽泣泪涌。

      走出影院那刻,心中沉痛难平。心情沉重难以呼吸。我再也不能自已,崩溃痛哭,无法自控。

      我的先生开车途中,默默守候等我平静下来。回家后也回忆起他父亲加入美军炮兵部队参加二次大战在菲律宾战场上抗击日军的艰难岁月,并在某电影评论区留下这段感言:

      “Great historical movie that touches my family still today. My father was in the Philippine theater fighting Japanese … in fact he had his 28th birthday there on August 6th, the day we dropped the first atomic weapon on Hiroshima. His army unit suffered an over 80 % loss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the war. My wife is Chinese and her mother’s family ancestry hails from Nanjing. A great movie that details the absolute inhumanity that can occur in war BUT also the heroic preservation and courage of the oppressed population in Nanjing. A must‑see movie to refresh your memory of history or to learn of the atrocities humans are capable of when we dehumanize others.”

      “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电影,直到今天仍触动着我的家庭。我的父亲当年在菲律宾战场与日军作战……事实上,他在那里的第28个生日,正是1945年8月6日——我们向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那一天。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他所在的部队伤亡超过80%……我的妻子是中国人,她母亲的家族祖籍在南京。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战争中绝对的非人道行径,同时也展现了南京人民在压迫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坚守与无畏不屈。这是一部必须要看的电影,它让你重新面对历史,或让你深刻了解当人类将他人非人化时,我们会犯下多么残酷的暴行。”

      IMG_7027.png

      感谢导演申奥冒着巨大压力将这段历史以电影形式呈现。影片讲述了一群普通南京市民在照相馆避难,意外冲洗出日军屠城照片,并冒死将底片带出城,成为审判战犯的关键证据——即“京字第一号证据” 。申奥以“微观切口”切入,放弃宏大叙事,聚焦普通百姓,从“身边人”的视角讲述历史,具有强大感染力,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共情 。

      片中演员刘昊然、王骁、高叶、王传君等人分别饰演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金承宗、戏子林毓秀及翻译官王广海。他们置身险境中,为保护底片不惜牺牲,展现了伟大的献身精神。我还被汉奸翻译官那种“无奈却仍试图救人”的复杂人性所打动。影片还揭露了日本摄影师表面友好实则阴险:他以“朋友”相称,给出通行证,却暗示据守关卡日军见特殊号码持证者即杀之。如此邪恶狡诈,让人愤懑窒息。这深刻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本质之冷酷——所谓“大东亚共荣”不过是侵略的幌子 。

      影片不仅真实再现历史,也以极高克制的手法处理暴力镜头——用留白营造压抑恐怖的氛围,而非猎奇的血腥炫耀 。这让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记重拳,让观众彻底“醒来”。
      因而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更高更深刻的观赏价值:
      • 历史真实:底片作为真相证据,见证历史不容篡改;
      • 人性反思:普通人在极端条件下的选择与坚守,展现良知与勇气;
      • 和平呼声:铭记惨痛历史,是防止悲剧重演的根基。

      观众评价也高度一致:影片在中国暑期档票房与口碑双高,许多观众把这部片视为“历史启蒙课”,家长带孩子观看,认为它帮助新一代了解民族苦难并传承记忆   。
      在影评方面,有人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films ever made about the Nanjing Massacre”,并称为“a powerful, gripping and spellbinding emotional journey” ;也有网友赞赏其“以普通人视角反映灾难,执行力很高,若干铺垫衔接得很好” 。

      IMG_7026.png

      推荐与呼吁

      朋友们,无论您身处何地,无论立场为何,都应铭记这段历史。请跨越地域、语言,一同走进影院,支持这部来自祖国的影片。让我们用影像守护真相,让记忆成为反抗侵略与呼唤和平的力量。

      铭记过去,警示未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赋诗一首:

      七律:国殇长铭警后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丹奇 (2025年8月17日)

      银幕重开血泪痕,
      长江呜咽哭沉沦。
      白骨三尺埋旧恨,
      青山万古记亡魂。
      铁证犹存昭史册,
      丹心不灭励来人。
      八旬回望悲声在,
      国殇长铭警后生。

      发布在 文学之窗 Literature Window
      丹奇丹
      丹奇
    • 美版“宫斗”上演:马斯克喊话:“弹劾特朗普!”还爆他藏身爱泼斯坦档案!川普反击:断补贴、查移民!

      美版“宫斗”上演:马斯克喊话:“弹劾特朗普!”还爆他藏身爱泼斯坦档案!川普反击:断补贴、查移民!

      作者:Glee Violette
      来源:
      ⸻

      前言:

      这场最初被当作八卦趣闻来看的“科技巨头对决政治强人”的戏码,如今正迅速演变成一场涉及国家安全、政治清算乃至太空任务安全的严重危机。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公开决裂不仅揭露了美国政商深层次的权力互动,更引发了一连串政策、经济、甚至司法层面的连锁反应。本贴持续更新他们之间的交锋细节和舆论震荡。

      ⸻

      更新:事情已经不再只是娱乐八卦,而是变得极其严肃。马斯克掌握了可以摧毁特朗普和其总统任期的信息。

      马斯克已公开爆料称特朗普牵涉在爱泼斯坦文件中。特朗普则威胁要切断马斯克的政府合同,而马斯克回应称他已经开始退役其太空飞船。史蒂夫·班农也加入战局,坚称马斯克是“非法移民”,应立即被驱逐出境。

      我会持续更新这一事件的发展。

      ⸻

      此前发布:

      “彻底结束了。”

      特朗普对记者说:“我和埃隆的关系原本很好,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

      我准备好爆米花了。

      这就像一场网球赛(周四)。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马斯克则实时在X(前Twitter)上回应。一些精彩回合如下:

      ⸻

      特朗普:“他以前说我很多好话,还没有直接批评我个人,但我相信很快就会有。”

      马斯克:“没有我,特朗普根本赢不了选举。民主党会控制众议院,共和党只会以51比49控制参议院。这么忘恩负义。”

      特朗普:“我对埃隆非常失望。我曾帮了他很多。”

      马斯克连续三天怒批特朗普提出的“宏伟预算案”,而特朗普表示他知道原因:

      特朗普:“埃隆不高兴是因为我们取消了电动车补贴,他的电动车业务很困难,他们还想要我们付几百亿美元的补贴。其实埃隆早就知道这事。”

      马斯克在X回击:“这法案从来没有让我看过哪怕一次,是在深夜匆忙通过的,连国会很多人都没来得及读!”

      马斯克接着说:“随你们便吧,就算这个法案继续削减电动车/太阳能补贴(虽然石油和天然气补贴一毛没动,太不公平了!!),但请把那些令人作呕的猪肉条款(浪费资金项目)从法案中砍掉。”

      ⸻

      特朗普告诉记者一切“都很好”,还夸了马斯克的工作表现,说他“可能还会回来”。
      但也讽刺道:

      特朗普:“说实话,我觉得他有点想回来了。不是第一个了。很多人离开我的团队后,会变得很想念。有些人接受了这个事实,有些人却因此变得敌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特朗普妄想综合症’吧。”

      他还提到了马斯克周五那只黑眼圈:

      特朗普:“我说你要不要化点妆?我们给你弄点化妆品。他说‘不用了’,这倒也挺好的,说明他愿意真实地做自己。”

      ——但特朗普自己,真的就是“他自己”吗?

      ⸻

      马斯克在X上翻出特朗普2012年的旧帖,批评联邦预算案:

      “赤字不允许!”马斯克配文:“我完全同意。”

      马斯克继续质问:“写下这些话的人去哪了?他被替换成替身了吗!?”

      替身?现在这种说法似乎越来越多了……

      不过马斯克当时在现场,他可能真的知道点什么。😉

      ⸻

      第一场交锋结束,第二场又开始了。

      特朗普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在 Truth Social 发文:

      他说马斯克在他主导的“政府效率部”表现平平,“到后来都撑不住了”,“我让他离开的。”

      特朗普写道:“我取消了强制所有人购买电动车的政策(他很早就知道我会这么做!),结果他彻底疯了!”

      他还补刀:“预算里最容易省钱的方法就是终止埃隆的所有政府补贴和合同。我一直很惊讶拜登没这么干!”

      ⸻

      马斯克在X上回应了一串笑哭表情:“越来越精彩了。来啊,开干吧。”

      他还取消了对史蒂芬·米勒的关注。而米勒的妻子目前在马斯克的通讯团队工作,从白宫跳槽到马斯克公司。看来又是一场好戏。

      ⸻

      现在马斯克要开始“爆大料”了。

      马斯克写道:“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档案里。这就是那些文件一直没公布的真正原因。玩得开心,DJT。”

      据《纽约时报》报道,马斯克自己也与爱泼斯坦有关联。爱泼斯坦在2018年曾对《纽约时报》称他是马斯克的金融顾问。而2014年,马斯克还曾被拍到与吉斯兰·麦克斯韦同出席聚会。

      目前,众议院民主党人已经正式要求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公布爱泼斯坦的档案。

      ⸻

      《纽约时报》称,马斯克旗下公司(主要是SpaceX)去年共获得近100份联邦政府合同,涉及17个政府机构,总金额高达30亿美元。随着特朗普放话要取消这些合同,马斯克的竞争对手股票正在暴涨,而他的公司股价迅速下滑。

      《国会山报》报道称,马斯克刚在X上发起一项投票,提议成立一个代表80%中间派的全新政党。

      班农则在怂恿特朗普:
      全面取消马斯克的合同、撤销其安全许可、调查其移民身份(称其“极有可能非法”)、调查其药物使用情况,最后——驱逐出境。

      ⸻

      问题来了:DOGE黑客是马斯克的忠实支持者。特朗普会不会连他们也一起踢走?(祈祷中)

      CNBC 报道,马斯克刚刚在X发文:“鉴于总统声称要取消我所有的政府合同,@SpaceX 将立即开始退役其龙飞船。”

      “龙飞船”是NASA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输宇航员和补给的唯一太空运输器。目前还有一艘飞船停靠在空间站——马斯克不会把里面的四名宇航员抛弃在那里吧?因为除了“龙”,NASA 目前没有备用方案。

      马斯克还赞同了一个建议——弹劾特朗普,并由JD·万斯接任的帖子。

      ⸻

      特朗普原定下午4点与警察兄弟会举行圆桌会议。看看这事会不会照常进行……

      **更新:**特朗普迟到了10分钟,和邦迪一起现身,试图摆出轻松姿态。他照本宣科地念着讲稿……但每当他脱稿插话时,语气都显得非常……怨恨。他趁机再次为他的“宏伟预算案”造势,说“进展不错”,但事实上该法案似乎已在参议院面临搁浅。

      邦迪发言时,特朗普已合上讲稿本,神情明显心不在焉。

      奇怪的是,在开场致辞和警察协会盛赞之后,直播突然中断了。
      画面一度混乱,镜头飘忽不定——特朗普是在离开吗?
      似乎是的。

      战争仍在继续,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马斯克在X。

      待续……

      ⸻

      原文:By Glee Violette
      链接:

      UPDATE - This started out being entertaining - but now it is deadly serious. Musk has the information to destroy Trump and his presidency. Musk already dropped the bomb that Trump is in the Epstein files. Trump has threatened to cut Musk's government contracts, and Musk posted he is already decommissioning his spacecraft. Steve Bannon has chimed in that he "strongly believes" Musk is an "illegal alien" who should be deported.
      I am updating this post as things escala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eviously posted - IT'S OFFICIALLY OVER.
      "Elon and I had a great relationship," Trump told reporters. "I don't know if we will anymore."

      Making popcorn.

      It's like a tennis match today (Thursday). Trump talking to reporters in the Oval Office, and Musk answering in real time on X. Some highlights and low bal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RUMP: “He said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s about me, and he hasn’t said bad about me personally, but I’m sure that’ll be next.”

      MUSK: "Without me, Trump would have lost the election, Dems would control the House and the Republicans would be 51-49 in the Senate. Such ingratitude."

      TRUMP: "I'm very disappointed in Elon. I've helped Elon a lot"

      Musk has been ranting for 3 days now about Trump's "Big Beautiful Budget Bill". Trump says he knows why.

      TRUMP: "Elon’s upset because we took the EV mandate, which was a lot of money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y’re having a hard time with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y want us to pay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ubsidy. Elon knew this from the beginning."

      MUSK shot back on X: “This bill was never shown to me even once and was passed in the dead of night so fast that almost no one in Congress could even read it!”

      Musk continued:"Whatever. Keep the EV/solar incentive cuts in the bill, even though no oil & gas subsidies are touched (very unfair!!), but ditch the MOUNTAIN of DISGUSTING PORK in the bil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rump told the reporters today that everything's fine and praised the work Musk did, and said he will still be "back and forth, I think."
      BUT: "I'll be honest, I think he misses the place. He's not the first. People leave my administration and they love us. And then, at some point, they miss it so badly. And some of them embrace it and some of them actually become hostile. I don't know what it is. It's sort of 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I guess they call it."

      Trump brought up the black eye Musk was sporting Friday:
      “I said do you want a little makeup? We’ll get you a little makeup. but he said ‘no, I don’t think so,’ which is interesting and very nice. He wants to be who he is.”

      AH - But is Trump really who HE is?

      On X, Elon Musk has been digging up old posts of Trump criticizing past federal budgets. “I couldn’t agree more,” Musk wrote as a caption for one 2012 post from Trump that reads, “deficits not allowed!”

      Musk later doubled down on this post. “Where is the man who wrote these words? Was he replaced by a body double!?

      A body double? Gee. Seems to be a lot of those going around these days.

      But Musk was there. He would kno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elp. The first match is over, and the second has begun.

      Trump's Oval Office meeting is over, and he has moved onto Truth Social, where he just wrote that Musk was “wearing thin” by the end of his tenure leading the president’s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and..... "I asked him to leave".

      “I took away his EV Mandate that forced everyone to buy Electric Cars that nobody else wanted (that he knew for months I was going to do!), and he just went CRAZY!” Trump wrote in the post.

      It didn't end there. Trump just posted: “The easiest way to save money in our Budget,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Dollars, is to terminate Elon’s Governmental Subsidies and Contracts. I was always surprised that Biden didn’t do it!”
      . . . . . . . . . . . . . . . . . . . .
      Annnnnd Musk responded on X with laughing emojis:
      "This just keep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Go ahead. Make my day."

      Musk has just "unfollowed" Stephen Miller. Miller's wife works for Musk in communications, and left the White House with Musk to be wherever he works. This calls for a bowl of popcorn of its own.

      WHOA - NOW Musk is getting personal. "TIME TO DROP THE REALLY BIG BOMB". Musk that Trump “is in the Epstein files. That is the real reason they have not been made public. Have a nice day, DJT”

      The New York Times is reporting that Musk would know about that, too. Musk has his own connections to Jeffrey Epstein, who told the NYT in 2018 that he was a financial adviser to Musk. In 2014 Musk was photographed at a party in 2014 with Ghislaine Maxwell.

      AND House Democrats are already making a formal demand that AG Pam Bondi release the Epstein files NO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YT says that last year, Musk’s companies (mostly SpaceX) were promised $3 billion across nearly 100 different contracts with 17 federal agencies. With Trump threatening to cancel them, stock in Musk's competitors is rising today as quickly as Musk's is tanking.

      The Hill is reporting that Musk posted on X: “Is it time to create a new political party in America that actually represents the 80% in the middle.”
      Musk attached a survey to his post that allowed users to vote “yes” or “no” on the idea of a third political party.

      NYT is reporting that Steve Bannon is urging Trump to cancel all Musk contracts - AND revoke his security clearance - AND - investigate his immigration status, which he "strongly believes is illegal" - AND - start an investigation into his drug use. Oh. AND deport him.

      Question - The DOGE hackers are loyal to Musk. Will Trump kick them out too? (Crossing fingers!)

      CNBC is reporting that Musk just posted on X: “In light of the President’s statement about cancellation of my government contracts, @SpaceX will begin decommissioning its Dragon spacecraft immediately.”

      That is the spacecraft used to carry astronauts and cargo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for NASA.
      One is currently docked there - hopefully Musk won't abandon the 4 astronauts there. Without Dragon, NASA would find itself in an immediate bind because it does not have any other readily available alternatives to carry astronauts, food or supplies to the space station.

      AND - Elon Musk just agreed with another post saying that Trump should be impeached and JD Vance should replace hi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rump is scheduled to host a Roundtable with the Fraternal Order of Police at 4pm ET. We will see how that goes - or IF it goes....
      UPDATE: Trump showed up 10 minutes late, and is trying to look upbeat with Pam Bondi smiling beside him. He is reading from prepared notes... but when he goes off-script to add personal comments, he is sounding a bit.... bitter... He is using the opening to plug his Big Beautiful Bill, which he says is "doing nicely" but which is apparently looking dead in the Senate... Bondi is speaking now. Trump has closed his notebook and is definitely not engaged.

      Strange - after the opening remarks, including the FOP's gushing praise of Trump - the Live feed was CUT. The camera showed crazy angles - is Trump leaving?
      Apparently so. The feud continues, with Trump on Truth Social, and Musk on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ay tuned. This post will be updated....

      编译:林胥

      发布在 美华之音 &Voice of Chinese American
      丹奇丹
      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