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庸之道可能只是个谎言
-
中庸之道,我专门百度了下,定义是这样的:汉语成语,出处《论语•庸也》,意思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我想了想咱们历史上和周边的事情,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其实很罕见。
咱先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秦皇焚书坑儒的,极端吧。
汉武,自己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其实也只是个名头,为了方便自己中央集权,做事也没按儒家的中庸来呀。在位54年,打匈奴44年。抗侵略没问题,应该的,但是国力消耗巨大,西汉人民疲敝不堪,无数百姓要么死于战争,要么死于饥饿,苦不堪言。
唐太宗,好像很难说他的污点。但是他家的问题,是君主制的必然产物——只能有一个君,咱俩都想当,那咋办,那就必须死一个。兄弟俩,反正,这,也没法商量,是吧?没法中庸,是吧?就得死一个。
宋太祖,是被自己的“发家史”时刻警醒着——防着武将啊! 他们这一个一个地,如狼似虎的,不能给他们脸。文将,他们还能怎么着?再说了,咱也得做做文章,显着咱开明是不?结果……
成吉思汗,不看重儒家文化,不说他也罢。把人民分得三六九等的,明着分。估计他也不懂,也不屑这中庸之道。
朱元璋,把自己家家底看得很牢,防朋友像防贼,把开国功臣几乎干完了。弑杀基因非常强大,他后面的几位皇帝,也没人把人命当回事。
大清,满蒙汉,宫廷剧没少演,大家都知道哈?
有一个算一个的,哪里中庸了?
咱们的男女两性对待,尤其不中庸,又偏又倚的。男的,娶几个都行,眠花宿柳也行;女的,发现了,浸猪笼,休,打死。
还有大儒二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人说这里说的“人欲”,其实灭的是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恶”的部分。
既然是人性,你非得灭了人家干啥?防着就行了。你灭了,你你你,还是人吗?结果朱熹自己破了,让自己活成了个笑话。
再说说咱周围的事。
防疫,三年封闭,孩子上了三年函授。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在2021年全国企业注销349.1万户,个体工商户注销961.9万户,46万家企业倒闭。
2022年的没查到。
封村、封校、封小区,不听话的dei起来。
上海90岁老奶奶也不能例外,方舱吧您!
可谁知,这一回,说放开,就放得那么突然,那么彻底的。猝不及防的。
打个招呼,放了哈,放了哈。
然后,大家就迷迷糊糊地、傻木愣瞪地觉得放开就放开吧,国家都说放开了,那奏是没事喽。
结果,一个一个倒下了,发现,妈呀!我家没药啊!没温度计啊!没布洛芬啊!药店,药店也没有啊!
还有,对连花清瘟的态度,对西药的态度,要么一药难求,要么全盘否定。
感觉,是疯了。。。
去医院看病,title多的医生,病人多得看不过来,都堆在TA门口。
对门医生,一个病人没有。
我看着都挺尴尬。
我妹妹是学霸,人家混得也好,在老家,那家喻户晓的。回一趟老家,众星捧月一般。
我也是这家出来的呀,跟我打个招呼就算完,笑脸也能给一个。当然,我也乐得清闲。
但是有个表哥,想让我妹辅导他儿子英语。我一个英语老师,他不理我。
我妹英语很早就专八了,是很厉害。
但问题是他儿子,上初二,连我弟弟问他,“Are you Gu JH? ” 这主回答,“Yes, you are!”
我心想,你寻思我是教不了你家这祖宗?
我虽然乐得清闲,但免不了有点酸葡萄心理。
他们这是对成功者的全面崇拜,以及对普通人的无视。
我是觉得,咱们哪哪都不中庸。这中庸之道,是说着玩的吧? -
咋说的那么透彻呢?还透着一丝无奈的幽默!文笔越来越好!
-
政治本就是你死我活,否则不能成功。古今均是。
-
@nanalin 文明发展到今天,活路还是要留给人家的。古今中外,那个“外”的例子,也能参考。当然不是说非得走“外”那条路吧。
-
@丹奇 谢谢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