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ing closer now.....

    NewHana.com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Unread
    • Recent
    • Popular
    • Categories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1. Home
    2. 绽放
    绽
    • Profile
    • Following 0
    • Followers 1
    • Topics 18
    • Posts 41
    • Best 0
    • Controversial 0
    • Groups 0

    绽放

    @绽放

    0
    Reputation
    4
    Profile views
    41
    Posts
    1
    Followers
    0
    Following
    Joined Last Online

    绽放 Unfollow Follow

    Latest posts made by 绽放

    • 今年的门神请错了吗?

      年前从网上下单,请了个门神。门神到家那天,我打开一看,咦?这俩门神有点眼生啊!又定睛一看,秦叔宝和尉迟恭。



      这两位,不是真人,历史人物吗?什么时候上天做了神仙?

      百度一看,发现自己真是知识浅薄了。门神,有好多位、好多“神仙组合”呢!

      早期门神,神荼[shēn shū]和郁垒[yù lǜ]。



      他们是一对兄弟,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其擒伏、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亦有驱鬼避邪之效果,而流传至今。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中国古代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这两位看来一直都是神。

      后来,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门神的含义、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

      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有一说,秦琼与尉迟恭是唐太宗请来做门神,保护自己的。普通老百姓请大将军做门神是否合适,咱是否受得起,是个疑问。

      还有,两位是武将,俺家都是文人,愿不愿意保护我们呢?我也有点子诚惶诚恐。

      还有更有意思的。

      49年建立共和国后,人们的思想发生转变,有些地方便把刘胡兰与赵一曼、董存瑞与黄继光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的画像、逢年过节,贴在大门上。这样以来,门神便不为门神,而演变为门画儿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门神的故事原来这么多姿多彩。有兴趣的朋友再去仔细看看。有意思极了。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RE: 我们的中庸之道可能只是个谎言

      @丹奇 谢谢姐姐!🌹🌹🌹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RE: 我们的中庸之道可能只是个谎言

      @nanalin 文明发展到今天,活路还是要留给人家的。古今中外,那个“外”的例子,也能参考。当然不是说非得走“外”那条路吧。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我们的中庸之道可能只是个谎言

       中庸之道,我专门百度了下,定义是这样的:汉语成语,出处《论语•庸也》,意思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我想了想咱们历史上和周边的事情,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其实很罕见。

      咱先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秦皇焚书坑儒的,极端吧。

      汉武,自己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其实也只是个名头,为了方便自己中央集权,做事也没按儒家的中庸来呀。在位54年,打匈奴44年。抗侵略没问题,应该的,但是国力消耗巨大,西汉人民疲敝不堪,无数百姓要么死于战争,要么死于饥饿,苦不堪言。

      唐太宗,好像很难说他的污点。但是他家的问题,是君主制的必然产物——只能有一个君,咱俩都想当,那咋办,那就必须死一个。兄弟俩,反正,这,也没法商量,是吧?没法中庸,是吧?就得死一个。

      宋太祖,是被自己的“发家史”时刻警醒着——防着武将啊! 他们这一个一个地,如狼似虎的,不能给他们脸。文将,他们还能怎么着?再说了,咱也得做做文章,显着咱开明是不?结果……

      成吉思汗,不看重儒家文化,不说他也罢。把人民分得三六九等的,明着分。估计他也不懂,也不屑这中庸之道。

      朱元璋,把自己家家底看得很牢,防朋友像防贼,把开国功臣几乎干完了。弑杀基因非常强大,他后面的几位皇帝,也没人把人命当回事。

      大清,满蒙汉,宫廷剧没少演,大家都知道哈?

      有一个算一个的,哪里中庸了?



      咱们的男女两性对待,尤其不中庸,又偏又倚的。男的,娶几个都行,眠花宿柳也行;女的,发现了,浸猪笼,休,打死。

      还有大儒二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人说这里说的“人欲”,其实灭的是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恶”的部分。

      既然是人性,你非得灭了人家干啥?防着就行了。你灭了,你你你,还是人吗?结果朱熹自己破了,让自己活成了个笑话。

      再说说咱周围的事。

      防疫,三年封闭,孩子上了三年函授。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在2021年全国企业注销349.1万户,个体工商户注销961.9万户,46万家企业倒闭。

      2022年的没查到。

      封村、封校、封小区,不听话的dei起来。

      上海90岁老奶奶也不能例外,方舱吧您!

      可谁知,这一回,说放开,就放得那么突然,那么彻底的。猝不及防的。

      打个招呼,放了哈,放了哈。

      然后,大家就迷迷糊糊地、傻木愣瞪地觉得放开就放开吧,国家都说放开了,那奏是没事喽。

      结果,一个一个倒下了,发现,妈呀!我家没药啊!没温度计啊!没布洛芬啊!药店,药店也没有啊!

      还有,对连花清瘟的态度,对西药的态度,要么一药难求,要么全盘否定。

      感觉,是疯了。。。

      去医院看病,title多的医生,病人多得看不过来,都堆在TA门口。

      对门医生,一个病人没有。

      我看着都挺尴尬。

      我妹妹是学霸,人家混得也好,在老家,那家喻户晓的。回一趟老家,众星捧月一般。

      我也是这家出来的呀,跟我打个招呼就算完,笑脸也能给一个。当然,我也乐得清闲。

      但是有个表哥,想让我妹辅导他儿子英语。我一个英语老师,他不理我。

      我妹英语很早就专八了,是很厉害。

      但问题是他儿子,上初二,连我弟弟问他,“Are you Gu JH? ” 这主回答,“Yes, you are!”

      我心想,你寻思我是教不了你家这祖宗?

      我虽然乐得清闲,但免不了有点酸葡萄心理。

      他们这是对成功者的全面崇拜,以及对普通人的无视。

      我是觉得,咱们哪哪都不中庸。这中庸之道,是说着玩的吧?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折 叠

      曾经以为我的心可以无限延展,
      延展
      延展至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可以无所畏惧
      在那里
      我偶遇美好
      我随遇而安


      而现在
      我的心也可以折叠
      折叠
      折叠成一个小小的方块
      或许,
      我可以暂时将它放在一个小盒子里
      锁起来
      或设置一个密码

      什么时候开锁
      什么时候输入密码
      我说了不算
      万一
      有一天
      我忘记了密码
      或丢了钥匙
      我怎么办呢?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RE: 裙子无罪,罩袍无罪

      @一生健康 谢谢周老师的用心点评!🤝🤝
      您说得对!人的精神革命会滞后于工业革命的吧?就咱们国家来说,有些人的精神世界或许还是几十年几百年前的。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RE: 裙子无罪,罩袍无罪

      @丹奇 哪里哪里,我也是刚刚看到的。觉得吃惊又好笑!😂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裙子无罪,罩袍无罪


      近日看了个视频,说法国2013年出台了一项法律条文,法国女性才由此获得了穿裤子自由。

      恕我知识浅薄,这个我是刚知道,看得我有些目瞪口呆。

      17世纪的法国男性贵族开始流行穿套裤——从脚到膝盖,没有裆(我严重怀疑他们不会做裤子,没掌握这项技术)。平民男性没钱,穿不起,被贵族嘲笑为“无套裤党”。

      女性呢,只能穿裙装——蓬蓬裙。这不漏风吗?我天,冬天怎么过?



      1789年,6000名女性组成的无套裤党队伍冲进凡尔赛宫,将国王轰出宫外。男性对她们参加革命没有意见,却对她们穿裤子参加革命很有意见。

      拿破仑上台后的第8天发布一条法令,禁止任何女性以任何名义穿裤子,除非取得警局颁发的许可证,否则会有牢狱之灾。



      那如何获取许可证呢?需要有医院出具的医学证明,还需要市长的授权,所以能获取穿裤许可证的女性凤毛麟角。

      1892年,法国女性骑马时穿裤子是被允许的。
      1909年女性骑单车时可以穿长裤,其他情况穿仍是大逆不道的。



      二战时期男性锐减,法国女性开始穿裤子上战场,之后法国女性集体“违法”穿上裤子,但是穿裤子禁令一直没被废除。

      1968年,法国一些女性议员提议,允许女性出席议会时穿裤子,提议一直被搁置,直到14年后才正式通过。

      1969年巴黎市政府要求巴黎警察局局长废除裤子禁令,遭拒。

      2013年,法国妇女和权力部部长正式宣布法令,不得在巴黎逮捕因穿长裤而被视为违法的女性。

      我当时看了心说,那我们可比你们文明多了呀,我们老早就有裤子穿了,俺们秦汉时就可以穿裤子,隋唐女性流行裤装。

      又想到了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女性依然没有穿衣自由,必须穿黑袍戴头巾。近期发生的事情,伊朗有一位女性因没戴头巾而离奇死亡。

      也是在法国, 2011年起,对在公共场合穿黑袍面纱的女人处以150欧元的罚款。貌似要说明,黑袍黑头巾,是不可以出现在我们这样的“文明国度”的。



      那,裙子黑袍代表了落后吗?裤子代表了文明吗?

      我又想了想,裙子也挺美呀,我也爱穿裙子呀,我并不觉得穿裤子就是走入进步文明了呀。

      裤子,裙子,不是谁更文明,也不是谁代表了先进文明。

      而是,可以选择穿什么,才算社会文明。没得选才不文明。

      而且,要不可选都不可选,为什么只一部分不可选?

      小学的时候咱们就学习,“讲文明,懂礼貌”。懂礼貌,包括要讲道理。

      不让穿裤子,我们冷行不行?法国绅士风度里没有这条?

      设想一下只能单选的场景。

      喝酒,您只能二锅头。喝别的,掌嘴!
      抽烟,只能中华,抽别的,剥夺抽烟权利终身!
      IT男,唯一合法衬衫——格子衫,违者开除,全体员工行鄙视礼。
      羊肉,我家唯一合法肉食,偷吃其他,逐出家门!
      网购,您只能京东。
      电话,您只可联通。

      看着是笑谈,万一真让您这么做,您干吗?

      因为,这都不讲理。

      所以,说到底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不能自由选择穿戴,那就是不文明。

      当然,自由有限度。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裙子无罪,罩袍无罪。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高精神内耗就是赔本

      精神内耗这个词算是个新词,也火起来了。我想了想,精神内耗,就是需要付出的精神成本呗。

      我们做买卖,会核算成本、利润;做一件事,往往会考虑付出和收获。

      物质方面的会考虑多一些,精神方面的似乎被忽视了。

      现在人到中年,越来越觉得容易开心的人很珍贵。自己开心,会折射出光来,周围的人也跟着开心。而这份开心,在现今社会,不是更加弥足珍贵吗?

      最近几天我迷上了“康仔农人”这个账号的视频。博主是广西的一个农村出身的小伙,和一个袖珍老人。他们的视频内容是当地采撷食材,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美食固然让人眼馋、赏心悦目,但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从头至尾的欢乐,和俩人脸上始终绽放的笑容。看着是那么地舒心。


      他们目前的粉丝高达两千万,数字说明了他们的价值,也充分说明了欢乐是大家的刚需。



      最近被家里的一位亲人气着了。越发觉得,这种欢乐,和让人欢乐的能力,真是上天给你的最珍贵的礼物。

      有的人就是不会快乐,更不会让人快乐。跟Ta在一起就会消耗大量的精神能量,日复一日的磨损,时间长了慢慢掏空你。

      机器磨损还可以修复,你的心性磨损了,多久可以修复呢?还可以完好如初吗?

      我想着有“智商”“情商”“财商”等等说法,这种应该也有一个说法吧。去查了,果然,这种感染他人变乐观的能力,叫做“乐商”。



      乐商越高,人的生活越幸福,取得的事业成就也越大,爱情更稳固,收入更好。

      扪心自问,我的乐商不高,但我愿意学习,也愿意去实践。

      朋友们,如果你正在承受高精神内耗,付出远远超出所获,甚乎心力交瘁,你就是正在做一个“赔本的生意”呀!

      怎么“扭亏为盈”呢?

      乐商,不能算唯一恒定标准,但是也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了。因为,我们离开温饱线已经很久了。

      教育培养方面,您有没有把培养“乐商”算进去呢?

      如果您觉得无关紧要,那他将来的“幸福能力”您在乎吗?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不用培养,天生就会。比如康仔和老小孩。

      但是,有的人如果“先天条件不足”,适量引导、学习,还是有用的。

      还有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学习,愿不愿意实践?

      现在以大家熟知的电视荧屏夫妻为例,看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父母爱情》里,几对夫妻的精神内耗比。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爹味儿老公,带兵的方式对待家人,动不动就拿党性教育媳妇儿子,上纲上线。小事儿上您倒是不在乎啊,电视看哪个台,吃啥饭,家里来农村亲戚,都得由着他。

      导致褚琴后面和他零交流,他自己也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后面经过老战友的开解,他才知道,自己太自我中心了。

      那天问了一句褚琴,我吃了,你吃啥?竟然让褚琴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前面就是褚琴跟他高精神内耗,所以远离。
      后面调整,才赢得了褚琴内心的回归。

      我有一个朋友说过,《金婚》,其实是个悲剧。
      因为,整个剧看他们开心的日子就不多。

      一、 文丽为了生个儿子,忽视一切,几个女儿的教育、生活都没太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大女儿三女儿野蛮生长,二女儿送到奶奶家。
      二、 终于有了儿子,儿子又是一切。儿子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佟志同志睡觉都没有个比较合理的地盘。
      三、 佟志后面精神出轨,一时离不开家庭又不离婚,耗。
      四、 孩子长大,纷纷和母亲离心离德,都有过比较刚的对峙场面。这些场面其实都是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怨气。

      虽然是撑到了金婚,但是他们的甜蜜时刻真的不多。我想,让观众选择的话,也不会有几人愿意走回他们的道路吧?

      有情也是有情,但是耗能太高了。

      《父母爱情》就甜多了。

      有人说,电视剧不是原著,原著虐多了。原著虐的部分都是大社会背景。咱们今天说的是家庭部分。

      德福虽然没文化,但是人家乐商高,情商高,哄得媳妇气不起来。

      安杰和小姑子吵架回娘家了,德福三顾茅庐,依然请不回大神。安泰作为大哥,觉得自己妹妹过分了,让她今天一定回去。

      安杰执意不回。德福没有较劲,说,“就是,省咱们家的粮食,咱不回去。”

      “我滚可以,滚之前,我跟你商量个事,能不能把你的洗脚水倒了。”(孕期)

      有的人觉得安杰太作,但是,安杰可爱的地方是,她知道适可而止。她的作可以称作是饭后甜点,而不是主菜。

      所以,他们的生活,吵架是在调剂,而不是消耗。

      如果你不是一个天生快乐的人,可以把它当作一门功课来修炼吧?

      如果你爱一个人,要做的就是让Ta快乐吧?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
    • 你凭什么管我?你凭什么不管我?


      近期全国放开,羊羊羊模式开启。各路段子手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看这段眼熟不?
       

      但是,也是感觉以段子形式出来的多,真格的一般比较隐晦。特别是喊话“你凭什么不管我?”“凭什么我说不用你管,就真的不管?”的我几乎没看见。

      凭什么?谁能回答得出?谁又敢挺着脖子喊出来?

      前一两个月的画风却是相反。这是我们老家的基层管理模式。



         

      10月23日上午的力度很强,地里干活的,买水的,骑车的,送菜的,通通抓至派出所。

      图三则是把一个阳性患者的行动轨迹、手机号码,与其相关人等的姓名、手机号码、车牌号码均做全县通报。

      我老家村子的村民,密接的,次密接的,分三地,隔离。

      这又是凭了什么?

      在城市待久了,会对这么明目张胆公布别人号码、动不动就抓人的现象瞠目结舌,但是在老家“执法人员”那里,这都不是事儿。完成任务,完成指标,数字为零,是最大的事儿。

      不管是这种极端的“严”,还是对目前的“松”的抱怨,谁又能说得清楚“凭什么”?

      因为,我们自古就对各种“管理”没有概念,对自上而下的管理没有概念。我们没有凭杖,没有相关思维。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不该管;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百姓,
      不知道。

      基层领导,基层zf,
      不明了。
      但是他们知道,“上面人”要什么。

      专家,知道,又不知道。
      他们可能知道一些事实,一些真相。
      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对公众说,不知道可以说什么。

      法律,依法治理,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我们常听到这个词汇。
      陌生的是,我们身边的管理,都是“依法”的吗?

      很高兴看到抗疫后期,有些专业法律人士对基层抗疫执行人员提出质疑,成功维权。

      多希望我们可以多一些这样的百姓。多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嘴但不知道怎么反驳。

      我们不依法办事算是传统了。

      我妈跟我们聊起WG,说是当时一位县长被调查了,革职关押。我妈当时还是一位县一中的高中学生,接到学校某领导指令,让她们几位女生去县长家调查……

      我妈几位女生接到命令,来到县长家里,见到县长爱人。县长爱人跟她们哭诉,县长多大出来革命,立过什么功,受过什么奖,最后受了什么冤屈,一五一十,讲于这些中学生听。

      我妈这几位,听着,哭着,共情了。转眼天黑了。从县长家出来,才意识到,“咱们没有完成任务哎!让咱们干嘛来了?!”

      女孩子也是胆小怕事,赶紧约定,“一定不能把咱们哭的事说出去。”

      我听了照样也是瞠目结舌,你们是中学生,有什么资格去调查一个人?一个行政官员?有什么相关知识?

      “法”,当时不存在,是吗?

      几十年过去了,进步其实不大。

      现在的“凭什么?”,貌似有了一些底气,但依旧不明确。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绽
      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