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ing closer now.....

    NewHana.com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Unread
    • Recent
    • Popular
    • Categories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1. Home
    2. 丹奇
    3. Posts
    • Profile
    • Following 1
    • Followers 2
    • Topics 31
    • Posts 91
    • Best 1
    • Controversial 0
    • Groups 1

    Posts made by 丹奇

    • 参加反德州SB147法案集会



      德州SB147 法案直接践踏华人底线,赤裸裸地种族歧视犹如140年前排华法案翻版。亚太裔社区民选官员和非裔官员们及时声援华人社区遭受的不公平和歧视法案。福遍郡郡长KP George 今天下午3点30分在司法中心举办集会,声援华裔,国会议员希拉杰克森李,州议员Gene Wu, 和其他官员纷纷发表讲话,谴责提案议员的法案违反美国宪法,歧视华裔就是对亚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歧视。





      我也代表全美亚裔领袖委员会组织华人社区代表参加集会并应邀讲话。我沉重回顾了华人140年前为美国修建铁路却遭受排华法案中断移民50年以及最近三年前因为某前总统用中国病毒激发的对华裔和亚裔的仇恨犯罪以及对许多华裔学者专家的间谍指控后来全部撤销的可悲可怕可叹的历史。警醒华人今天历史即将重演,法案一旦通过,将从此祸及华人子孙后代。直接断送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生意机会。更广泛激起白人种族歧视的仇恨犯罪,后果将非常严重,不但实现不了美国梦,更没有人身安全保障。



      美国不是白人的美国,是所有移民共同建设的美国,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利剥夺我们的权利。为了华人的未来,为了保卫华人的家园,我作为AALC负责人大声疾呼:华裔同胞们站起来,走出去,说出来,打回去!不再做任人宰割的沉默的羔羊!老虎不发威,当我们是病猫!我们是龙的儿女,岂能任人欺侮?请大家加入我们的抗争队伍,推翻歧视法案,还我太平之家园!


      兵马未动,两边先行。为推动主流社会关注我们需要在主流媒体打广告,并延聘游说专家进行游说,以推翻或者全面修改法案,请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支持AALC组织。捐款链接:

      .jpeg" />




      posted in 时政评论Comments
      丹奇
      丹奇
    • RE: 我们的中庸之道可能只是个谎言

      咋说的那么透彻呢?还透着一丝无奈的幽默!文笔越来越好!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裙子无罪,罩袍无罪

      好文!法国禁止裤子还是第一次听说,我肤浅了。长见识。无论哪个国家,自由选择权是基本人权。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你凭什么管我?你凭什么不管我?

      犀利!社会乱象,百姓买单。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女儿,生日快乐🎂🎊

      @一生健康 谢谢周先生!上次在女儿跟我回国是2013年,转眼十年过去了!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女儿,生日快乐🎂🎊



      时间如飞雪,轻盈飘逸,一晃今天是女儿20岁生日🎂,正逢伦敦下雪。生长在美国南部德州的她欣喜地和同学们出去踩雪。本来预定了中餐庆生,因为下雪没法送外卖而取消订单,让为娘心疼不已。真希望飞过去给女儿做一碗长寿面。这是孩子们小时候我常做的。虽然现在时兴蛋糕,但没有我们中国习俗一碗面两个鸡蛋的寓意。

      女儿远渡重洋,去英国上大学,少年时养成的独立生活能力虽然令人欣慰,但每次聊天为娘都要啰嗦的叮嘱:吃好,穿暖!好好学习却是从来不必提醒。女儿的自律是来自母亲的遗传,从小读书都不需要催促。永远是成绩优秀,自觉订立目标,努力奋进的学霸女生。一个学期不到,学校已经请她给其他学生上艺术史课。并安排了她暑假带薪实习机会。她还计划读完本科后再留在伦敦拿硕士,然后回美国读法律博士,跨界艺术和法律两个领域,将来服务于艺术品法律需求。



      入学一个学期,写了两篇大作文,都分享给老妈看。老妈通过阅读女儿的Paper,看到了孩子丰富的知识面,深刻的思考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借着女儿的文章,老妈也学会了鉴赏曾经心仪的艺术作品,了解了更多的作品背景,鉴赏角度,创作思想等等。受益匪浅。女儿是老妈的艺术鉴赏老师。去参观大英博物馆时也是女儿在带路讲解。比老妈20岁的时候成熟太多,心内欣慰不已。

      曾经初高中时期的逆反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虽然远隔重洋,却心心相映。母女两个大学生现在有了许多共同语言。比如,妈妈的论文必须用APA style for academic study, 女儿的是Chicago Style for humanity study。老妈建议女儿尽早建立个人图书馆系统,妈妈的EndNote图书馆已经收录近2000篇三年来查阅或引用过的文献和书籍条目,极其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并避免技术误差。

      原计划2024年我按期毕业。准备继续陪公主读书,现计划推迟到2025年女儿本科毕业,为娘博士毕业,争取双喜临门!

      女儿,生日快乐🎂🎈🎊🎁🎈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宋代女性与塔利班统治下的女性相比如何?

      Great article! It is incredible to compare the fate of women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traveling between space and time.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过分迷信权力惹的祸

      好评!深刻,尖锐!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为什么英国王室没那么讨厌

      有趣的王室小八卦。长知识。以后这里发文请分享一下,不然不知道发文了。大家很少主动上网站了。😄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蝶恋花·北望桃山(平水韵)

      欣赏周医生佳作!

      posted in 娱乐健身 Fitness & Recreation
      丹奇
      丹奇
    • 巴黎行 (1)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

      巴黎行 (1)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

      在伦敦把女儿安顿好,在酒店与所有客人和酒店服务人员一起为女王静默数分钟后,我们便在伦敦圣潘克拉斯火车站搭乘欧洲之星Eurostar高速列车奔赴法国巴黎。

      一路上的田园风光一如中国大地,时而广袤大地一望无际,时而树木郁郁葱葱,农村小屋掩映其中。忽然列车外一片漆黑,估计正在穿越英吉利海峡。于是默思:建造如此宏伟的海底隧道该是多么艰巨的工程。人类真是了不起!2007年开始建设的“欧洲之星”列车时速257(287?眼花没看清)公里行驶中的状态还是这么稳健。其质量堪称完美。

      两国海关对于出入境的旅客管理没有美国入境管理那么严格。看看护照就盖章放行。安检也不需要脱鞋取出电脑。这边出境英国,接着入境法国,两国之间无缝对接,恍若邻里之间串门。

      上文说过,因为本身学业任务繁重,没来得及做任何旅行攻略,说走就走,借送女上学给自己放假。安顿好新生,才能策划后面的行程。所以全是临时买票临时订巴黎的酒店。结果歪打正着,我们只找到一家离市中心1.3公里远的酒店。刚开始还认为有点远。后来发现此地实在是太方便了。

      酒店经理很大方地借给我们一个法国用的电源插座。还在第二天友好地为我们进城游览画出了如何搭乘地铁的路线图。这下,我们心里有了底气,如果说在伦敦练就了我们健步如飞穿街走巷闻香找中餐的本领。在巴黎,我们凭借Citymapper 练就了一身熟练搭乘各种线路地铁的好本事。这与以前出差北京时拥挤的人群中深怕搭错车或者挤不上车的情形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到达巴黎的第二天是周二,我们因为倒时差到中午出门,直奔世界闻名的卢浮宫博物馆,以虔诚敬畏之心,去实地观赏在不同的画册和照片中多次见过的艺术宫殿。当地铁到达卢浮宫站时,我心内感动,太为游客着想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以景点作为地铁站的。不得不为巴黎的贴心服务叫好。


      出得地铁站,迎面而来的就是卢浮宫背面巨大的入口大楼。游人没有预想的多。进的拱形长廊,视野豁然开朗,“同”字型的广场周围是卢浮宫巍峨壮观的宫殿。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玻璃尖顶,尖顶下方是巨大的入口大厅通向四面八方的宫殿展厅。


      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卢浮宫周二不开放。难怪游人稀少,全在广场上拍照留念。我们决定周三再来。反正地铁就在酒店门口。于是,下午两点多钟,我们悠闲地在卢浮宫内的餐馆外大洋伞下享受了法式下午茶,然后临时决定去游览附近的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




      只是一不小心误以为卢浮宫正门的一座精美的独立大门为凯旋门。看来不做家庭作业容易犯错误。经与穿制服的警察问询,方知真正的凯旋门在戴高乐广场,香榭丽舍大街西端,于是我们再搭地铁来到真正的凯旋门。果然巨大无比,巍峨耸立。想象着1805年拿破仑打败俄奥联军胜利后凯旋而归,百姓沿街欢呼的壮景。



      香榭丽舍大道游人如织,酒肆林立,餐馆服务员沿街叫卖。名牌商店傲视群雄。游客们走累了随时随地可以坐在餐馆门外,边享受美食,边欣赏路人和街景。好不悠闲。来到世界时尚之都,我这个平时对名牌无感的人,也禁不住诱惑,进入到眼镜店挑了一副太阳镜,又选购了一些香水和护肤品。有些店门口排了长龙,时间耗不起,不看也罢。于是,打道回府。熟练地搭乘地铁回到酒店。


      可是,回到酒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英伦行 (4) 万水千山总是情

      英伦行 (4) 万水千山总是情

      旅行,就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去人家厌倦的地方看看。无论自己是否住在青山绿水间,却总是向往诗和远方……

      因为要来伦敦,便记得自己的好友圈圈里似乎有些伦敦的朋友。虽然少有联系,心里却是装着并默默关注着。大家都忙于家庭和事业,都懂得无事不打扰。只是在脸书和校友群发出有空相聚的邀约。难得来一趟,便有了除我恩师之外的三段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故事。



      (1)小女生的远大前程

      我的大学同学老班长现国内某合资公司总经理郭总得知我要去伦敦,便积极安排12岁起就在伦敦留学如今已经研究生二年级的二女公子Claire前来与我相聚。芳龄21岁的Claire一进酒店就令我眼前一亮:年轻美丽,智慧大气。我们因为她的父亲,一见如故,她轻松地回顾了小小年纪留学的艰苦时刻,对得到母亲呵护的渴盼令我心疼不已。因攻读国际政治经济专业,她很快与我建立共同语言交谈甚欢。我倚老卖老地分享了一些自己专业领域里与她的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比如全球领导力和跨文化交流。

      我真是太喜欢Claire的国际视野和打小留学生活养成的独立精神,善良懂事的共情能力,细致谋划,和果断决策的能力。我请她喝了英式下午茶后,言犹未尽,发现已经到了晚餐时间,决定去到她提议的餐馆继续这段忘年之交。我为她推荐了一条如何进入英国政界发挥自己才华,奋斗成华裔青年领袖的路线图。假以时日,必有远大前程!



      (2) 虔诚女博士
       
      Redbud 是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年轻的计算机专业女博士。从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成功移民英国某大学任教。我2008年开始在海外某博客网站写博客后与她结为好友。那时的她单纯得让人心疼。她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神的手上。包括自己的婚姻。当年没有微信的我们在网上的虚拟社区玩的不亦乐乎。多数人都是戴着面具出没于我们的社区,很难建立真诚和互信。记得那时Redbud还没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我后来离开那里自己和朋友创办汉纳网后,也与Redbud小姐妹失去联系。直到我在微信建立丹奇之友群,她才被其他群友拉进群,我们又恢复了联系。从她的脸书上知道她已经找到了人生挚爱并育有一子。真心为她高兴并点赞。虔诚的信徒,终将获得神的看顾。我们俩也是各种忙碌,很少交集。直到有一天我在脸书偶然看到她发布生病的信息令我吃惊,赶忙关心问候祝福……

      我来伦敦并没想打扰Redbud,因为她是个病人我不忍给她增添麻烦。然而她无意中也看到了我发布在脸书的英国行信息,便回复并邀约相聚。我们相邀共同排队瞻仰英国女王。她带着儿子乘坐火车三个小时赶到我入住的酒店,我也从老师那里同步回到酒店。刚要一起出门去排队,查看消息时了解到瞻仰女王的长龙已经关闭通道。只得另作安排:第二天一起去游览大英博物馆。中午盛情难却,只好让Redbud 尽了地主之谊。席间她还分享了自己这些年来如何白手起家投资房地产获得不错经济效益,前段时间生病但凭神做主没有动手术而是用自然疗法转危为安完全康复的故事。看着眼前娇小玲珑的redbut,我确实不敢相信有着虔诚信仰的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光芒,不但照耀了学生,家庭,更是战胜了病魔,创造了奇迹!



      (3)学生辈的云香

      我喜欢云香这个名字。所以用来做小标题。我很早就知道我在校友群有一个在英国的老乡校友。还是我的学生。但是记忆中我并没有亲自教过她。因为我各种忙,也就很少在群里聊天。直到这次来英国,我便主动加了好友。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时间。于是简单发了一条消息,某月某日本人英国一游,有兴趣者可以偶遇。消息发出不见回复便自行安排了接下来的所有行程。

      在去看我老师的火车上,我接到了云香的信息,很希望见到她称为老师的我。于是,我们相约周日相聚。刚好Redbud也是周日与我一起游览大英博物馆。可惜Redbud 陪我游玩下午上半场后要赶火车回去。而云香刚好要带一个新来的女留学生上午购物便约直下午后半场接力聚会。

      在大英博物馆见到云香的刹那,我仿佛回到了从前。虽然她不是我班上的学生,可她敬我为师,让我想起与她同届的那一届我因为代课而教过的第一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们。许多老师有桃李三千,我因只有三年教龄,只有桃李三百。虽稀少却弥足珍贵,我视若珍珠般镶嵌心田,每每回顾,心生欢喜!

      云香也给我讲了自己的故事,从高中考入师范学院成为唯一一个进入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在我的第一个大学母校任教,后来移民到英国,创建了自己的事业,从事旅游留学服务。育有两个漂亮的混血儿女。目前因为新冠疫情,旅游业不景气,生意越来越难做。并称我是她近三年来接待的第一批客人。令我感动也让我心疼!最后拗不过学生的执意邀请,盛情款待,我们一起享用了一顿江西老表无辣不欢的美味佳肴……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万水千山总是情!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英伦行(3)久别重逢访恩师

      英伦行(3)久别重逢访恩师

      undefined

      决定万里送女英国留学后,我便与最近才取得联系的外教恩师Val 提前相约相聚。32年前Val 受英国文化协会委派赴穗广外教授英语。她的教学形式活泼生动,广受同学们喜爱。我成为她的得意门生,经常受邀在她的外教专家楼里一起做饭聊天(图一)。作为文艺部长的我,担任女主角和剧务主任协助老师推出了广外首场英语情景话剧《红仓库的谋杀案》(Murder in the Red Barn)。我饰演的村姑Maria 被要去伦敦追求富婆的花花公子William抛弃并谋害。这是一个一切都对不上拍的喜剧。乐队不和节拍的伴奏,场景换错的小伙子,William 的手枪举起不响,放下却炸。笑料百出,喜不自禁。赢得满堂喝彩。我在迎新会上首次和高年级同学无排练即兴表演小品《打针》后,第二次与同学合作表演的喜剧作品就是Val 老师的导演的。我的戏剧课也因此获得高分……


      送女儿到伦敦安顿好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搭上火车,直奔Royston。老师从剑桥大学退休后就定居在离伦敦火车车程一小时左右的Royston 小镇。当火车停稳,我一边整理背包一边踏出车厢时,只听得妹妹说,那是不是你的老师。抬眼一看,果然,是Val 笑吟吟地已经进到了站台来接我们。我奔过去,激动得紧紧抱住了我想念了32年的恩师,她也激动得和我紧紧相拥。

      随后,老师把我们迎回家中,热情地为我们泡茶煮咖啡。我也取出精心准备的两件礼物:2019年云南丽江行带回美国的抱枕刺绣(图六)和丝绸方巾(图八)。我知道老师的喜好。果然老师爱不释手,马上就把方巾围在脖子上。


      undefined

      undefined

      喝完英式下午茶后,我乘机联通了国内同学与老师云聚会。这是我到伦敦后临时起意。在老班长郭总的协助下,十几个老同学纷纷在视频中表达了对Val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更发出了诚挚的祝福和邀请。我们的另一个恩师毛思慧也加入了这场近一个小时的云聚会。他与Val也是多年不见,互述同事之谊。很高兴我的伦敦之行竟然顺带着圆了同学们与老师们的云中相聚之梦。可谓一举多得。

      拥undefined


      undefined

      随后,Val提议带我们游览Royston 小镇,然后共进午餐。其实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大家都饿了。于是,我们沿着Val老师住所开始游览,穿梭在小镇宁静的街道上。这里干净,整洁,安静,古朴。人们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街道上没有闲杂人等。老师带我们来到她最喜欢的餐厅,在屋外温暖的阳光下就坐。我以学生之名以久违之理,说服老师让我尽师生之情。我们畅快地回顾往日的美好时光,点点滴滴,老师竟然全都记得。问她教过这么多学生,何以记得我这么仔细?老师欢快地笑答:You are so vibrant! (因为你充满活力!)我很感动也很开心!



      午餐后,我们继续跟着老师沿着她锻炼身体的路径穿行在小镇大街小巷,以及小镇边上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丘。长及膝盖的草丛在秋风中如波浪般翻滚。山脚下是一片广袤的小平原,那里一家酒吧,聚集着来这里遛狗,遛娃的邻居们。孩子们在草地上翻滚,嬉戏,狗狗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接着飞盘,或在桌脚下绕来绕去问候每一位客人。还有一群群的球队队员在这里拼酒。这里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





      我和恩师久别重逢,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我们分享交流了分别后各自的人生之路,包括婚姻和事业。惊喜地发现我们师生虽然分属英美两国天各一方,分别32年后,竟然拥有相同的政治立场:我们都支持民主党的理念,反对川普党。老师对我不是川粉深表欣慰。并对华人成为川粉不可思议,深恶痛绝。老师说:没有白教你!我为你自豪!

      终于不负师恩,心内甚安!

      恋恋不舍中告别恩师,默默祝福老师长寿健康!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英伦行2: 搬进公爵府

      女儿学校的一年级国际生被安排在伦敦市中心的公爵府。需要提前申请住校获得批准,并优待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入住。今天按计划为女儿搬家。学校还未开学,后勤部门正在整理内务。但已经把女儿的房间提前整理出来可以搬家了。管理人员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府中,交付门禁和钥匙后,我们便来到女儿的中型套间。里面已经焕然一新,自带卫生间,公用厨房。附近Covent Garden Market是小商品市场,餐馆林立,中餐馆步行十分钟。河对岸就是Borough Market。与地大物博的美国德州城乡之距,伦敦仿佛把所有精华浓缩在一块弹丸之地。吃穿住行皆可步行解决,十分方便。



      undefined

      undefined

      我们入住的酒店离女儿公寓步行3分钟,隔街相望。回到酒店把行李推到公寓,女儿便要独立自主,整理房间,我和她小姨很知趣地撤退,不干扰她初入新居喜悦兴奋之情。我们两姐妹便开始自由行。漫无目的地穿街走巷,欣赏起伦敦的市井百态。

      这是一个基本上看不到一颗树的城市中心。对我这个习惯每天在参天大树下练习太极拳的绿色环保主义者来说,颇有些失落。这里没有树没有草,心中便如干涸的河床,生出了沧桑的裂缝。于是,在交通博物馆改造的小商品集市,看到这四车装饰花草,便有些迫不及待想亲近,想虎嗅……




      在伦敦中心城穿行,古老的建筑与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上游人密集,摩肩接踵,迎面而来,擦肩而过的,没看到戴口罩的人。三年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仿佛已经烟消云散。一切又回到了新冠之前的模样。只是英国上周失去了万民爱戴的女王

      undefined

      出门开车习惯的我们,在伦敦步行浏览常会忘记看红绿灯就随人流过马路。用谷歌地图做向导,往往找不到街道名字。原来街道名不在路牌上,却在楼房上!绝对是英伦一景!

      undefined

      (待续)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英伦行 (1)

      英伦行 (1) 

      经过九个小时的飞行,如一道彩虹飞跃大西洋,我们终于踏上了伦敦的大地,不远万里从美国送女儿到英国Courtauld 艺术学院留学。我也放秋假,时间正好,借送女儿上学之际,没有攻略,没有计划,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欧洲行,一解多年之念。

      年轻时崇尚西方文学艺术,英法俄文学影响为甚。狄更斯的《老古玩店》,雨果的《悲惨世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很多已经被记忆尘封。今天,终于如愿以偿,那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就在眼前,在等待着这个在文化沙漠里跋涉了四份之一世纪饥渴的灵魂去触摸,去探寻……

      以下图文为倒叙:
      。
      undefined
      图一二三:改不了的中国胃,无论在哪里,都能自动导航,找到辣的方向。伦敦市中心地段有这么繁华的一处中国城,大红灯笼高高挂,喜气洋洋,游人如织,餐厅人满为患。丝毫看不出疫情的影响。到英国的第一顿晚餐为女儿远赴异国求学接风洗尘,也为咱们自己的同胞做贡献





      图四五:如果说美国建筑的轻巧简约现代,令人轻松愉悦。英国建筑的庞大厚重古典,则散发着令人内心沉淀的气质。

      undefined

      undefined

      希望
      undefined

      图六:入住的酒店在市中心,大堂里矗立着这块简朴的告示牌悼念伊丽莎白女王的仙逝。可见女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据说葬礼下周一举行,早已人满为患,排长龙以侯。
      undefined

      图七八:到达伦敦机场,满满当当的行李,装着孩子的勇敢,独立,冒险精神,更有父母的惦念,挂牵和


      图九:全家为女儿饯行的晚餐也是在休斯顿亚洲城的中餐馆小熊川菜。这是我有意的安排,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到奶奶的祖先所在地英国求学,用中餐和中国文化熏陶女儿血液中那暂时沉睡的另一半华人基因。



      愿女儿在艺术史最高学府学海遨游时:融汇中西,跨越时空,成就自己,造福人类。

      (待续)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评评《射雕英雄传》里的教师们

      @绽放 文章俏皮活泼,诙谐幽默!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叙事诗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东方之宾)

      @东方之宾 诗歌越发丰富了!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惊 变(东方之宾)

      @东方之宾 欢迎回归!欣赏美文!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RE: 评评《射雕英雄传》里的教师们

      看来武侠小说读了不少!很多人我都不认识。😄分析得很有意思。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
    • 锦江,我的母亲河

      前言:天灾突降,疫情围困。三年思乡,秋水望断。伏案苦读,刺股悬梁。偶拾旧文,与君共享!

      锦江,我的母亲河

      丹奇 

      (2016年12月16日)

      过去几年回国总是会抽空回去自己的故乡看望那里的亲人和朋友。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年轻的时候为了一个闯天涯的梦想,我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离开了那条承载了我少年岁月的母亲河--锦江。

      小时候,走在颤悠悠的由一条条船上铺就的木板搭成的浮桥上,总能闻到一股漫溢在空中的桐油香味。老人牵着孩子从浮桥走过,赶集当墟,河南河北便由浮桥把两岸相接。那时的锦江河水清澈,锦鳞游泳,波光滟潋。

      小时候和姐姐妹妹经常跟着母亲去河边洗衣服,在那青石板上,揉搓,捶打,在舒缓的河水中漂洗搽了肥皂的衣服,直到没有肥皂泡为止。夏天母亲经常泡在河水中抛洒硕大的蚊帐在河水中清晰,我也会乘机下水围绕在母亲身边嬉戏或者帮忙。

      冬天的家乡是寒冷的,可是锦江河水带给我的记忆却是温暖的,每次去洗衣服或者刷鞋子,从寒冷的空气中把哆嗦着的手浸入河水中,反而不怎么冷了。

      每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成群结队的家庭妇女,不分老少,都在从县城流过的锦江河里开始一天的生活劳作。或者从这里取水挑回家饮用淘米做饭, 或者在这里洗衣服洗菜,或者夏天还在河里游泳,洗澡,更有高人在这里钓鱼捉虾。

      偶尔还会有装满黑煤或者沙土的驳船拖着汽笛的鸣响,从河面上通过。也经常看到赤着上身的男子用长长的竹篙撑着竹排从河面上顺流而下。那时情景犹如一幅绝美的油画,镶嵌在水天之间,令我痴迷。

      小时候跟着母亲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我的目光总会被河南河北两岸靠岸的渔船吸引。男人在船头吸着烟袋,女人在船头和船舱里进进出出,忙着在小蓬船上生火做饭,袅袅青烟从蓬船上缭绕,让我总是充满了期待,希望哪天能进到他们的船上之家看个究竟,这么小的蓬船,一家人怎么生活呢? 后来再经过那里,渔船已经离开,我的心里充满了失落。

      锦江河,就是这么默默地从县城流过。用她宽大的胸怀哺育县城数十万人民,更是用她温柔的目光祝福过多少恋爱中的子女,为这块土地上的子民世代繁衍奉献着自己乳汁。

      后来,随着我的长大,县城建设的发展,浮桥走入了大家的记忆,石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于是,老石桥,新石桥,为家乡带来了崭新的变化。然而,浮桥却总在我的梦中出现,梦里总有那股挥之不去的桐油香味。

      Read more: 锦江,我的母亲河 - 丹奇的日志 - 汉纳网 - 锦江,我的母亲河 - 丹奇的日志


      posted in 互动博客InteractiveBlogs
      丹奇
      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