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太效应?简单地讲,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一种现象。因取自圣经中马太福音25章29节,耶稣基督有关才干比喻的一节著名经文而得名: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首先提出 “马太效应” 这个术语。
“马太效应”的现象体现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政治选举中的“马太效应”-西瓜偎大边"和“弃保效应”是台湾常用口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民调支持率领先,选民喜欢的候选人,结果得到的中间选民和观望选民的选票就多,得胜的机会就越来越高;当然,这个民调必须是真实的民调,如果民调作假,误导选民,那就别论。
在科学研究领域,那些杰出的科学家容易得到更多的承认和奖励,因此更加容易得到研究资金和资源配给;而一般科研人员则要困难得多。
著名大学,在资金、师资和生源等诸多方面占据明显优势,而一般大学在竞争中大多处于劣势。比如哈佛大学的校友捐助基金多年前已达三百亿美金;耶鲁大学的校友基金也有二百多亿,而耶鲁大学每年的预算大约是27亿,所以庞大的基金就越滚越多,来此校的教授和学生就保持优秀;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学校因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及缺乏资金而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
在经济发展领域,资本、资源、人才等更多地流向发达地区,导致发达地区更加发达,落后地区更加落后,两者差距逐渐加大。
马太效应也许在股市、楼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股市或房产的价格上升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即泡沫现象;价格下降导致进一步下降,即崩盘现象。同时对股市楼市的操作,总体说来大盘庄家始终是赢家,散户始终是输家,使得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在商业领域,著名品牌将带来巨大附加效益。比如麦当劳的一个金色的“M”字母,就价值好几亿美金。
在人际关系中,朋友常来往会使朋友更加亲近;相反,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若长久互不来往,也会变得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甚至在夫妻关系中,马太效应仍然适用:相爱使人容光焕发,冷漠让人萎靡不振。
马太效应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优势积累、荣誉追加,使经济或学术领域的部分企业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是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所以,一些精明的人总是有效使用马太效应的原理,使个人或集团在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
当主耶稣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时,祂所强调的是其属灵意义,而这一点恰恰被世人常常忽略。
耶稣基督说的是指人们对属灵事物的态度和领悟。门徒听从主的教导并跟随主耶稣,将被赐与更多的启示。以法利赛人为代表的犹太人抵挡耶稣,抵挡施恩的圣灵,于是神就使他们的心愈加刚硬,远离真理,甚至连他们以前知道的一些属灵的事物也从他们心中挪去。接受光,便有更多的光赐下来;拒绝光,只能进入更深的黑暗。
所以,谁在神面前谦卑自己,神就更加怜悯他;谁在神面前刚硬自己,神就使他的心更加刚硬。古埃及法老王自己的心刚硬,神就使他的心更加刚硬,直到降下十灾惩罚他们。
谁渴慕认识神,神就把更多的启示和亮光显明给他;谁抵挡神,已有的一些有限启示和光照也要收回。这也是彼得所讲的,“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5:5)
凡渴慕神寻求神的,就必寻见。这是神自己的应许。而认识神是那样的重要,以至于主耶稣将认识神与人的永生联系在一起:“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
对于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来说,马太效应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你越亲近神,神就愈亲近你;你愈渴慕神,神就赐给你更加渴慕的心。反之,你若远离神,就会在远离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读圣经也是如此,越读就越能从神的话语中读出亮光;越是不读,就越是失去读经的兴趣。越读,加上越思考,就越能从神的话语中读出亮光;越是不读,不思考,就越是失去读经的兴趣。最好,能写下来,越写越能写、越爱写,越写越好;越不敢写,不想写,越写不好,这是书写的马太效应。敢写是勇气,起码敢于见人,写出来是能力、是本事,效果比口讲好得多,因为人的能力看过比听过更容易记住。
这些都是指属灵方面的恩赐,不是指物质财富方面的意思,不是越信神,就有更多的钱财,但不会缺乏;不是指不信的就越来越穷,“因为神叫 日 頭头照 好 人 , 也 照 歹 人 ; 降 雨 给義 人 , 也 给不 義 的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