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的深度网来看物联网上的设备,它们中不少几乎是在裸奔
-
在上篇文章《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里我们介绍过,大家熟悉的互联网,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开放层(Open),深度层( Deep) 和黑暗层(Dark)。也许用海洋来表示更为直接明了,如下图所示,这里第一层是表面层,第二层是深度层。第三层是黑暗层。
可能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互联网上96%有价值的信息都聚集在深度层和黑暗层。而现在人们经常听到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是附加在互联网之上的子集,从互联网上的这三个层面的网络都可以进入物联网,只是从表面层进入,一般人没有特别许可是进不去的。同理,今天能上网的智能手机的电话网也是另一个挂在互联网的子集,从互联网上的这三个层面的网络都可以进入智能电话网,从表面层接近,一般人没有特别许可也是进不去的。但是从深度层和黑暗层进入就容易得多,很多时候不需要任何特别许可就进去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事情还得从互联网当时建网时的设计说起,60年代初期,波士顿一家名叫BBN的公司首先实现从美国东北的波士顿到美国西南部的圣地亚哥的点对点的计算机通讯。为了区别两个地方不同的发送和接收的计算机的地址,他们设计@这个字符来区分用户,这就是电子邮件最早的样机。这之后美国的国防部利用这个技术开始打造互联网,Internet, 供美国军方使用,这个网络建成后可以连接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当然包括美国本土军事要地等。80年代初,互联网对美国高校和研究单位开放,后来又延伸到全世界跟美国关系好的国家的高校。93那年开始互联网商用化,前期有文字版的浏览器,后来开始有图像版的浏览,这里最成功要算网景浏览器(Netscape)。 从60年代到90年代,所有科研,军工的各类信息都在互联网内,绝大部分都留在深度层的网络里,80年代后,黑暗层网络开始建立,更加隐蔽和敏感的信息在这个层面建立,这里面各类的信息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而表面层的互联网,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商业化互联网,这里大部分数据都是重复的。以新闻媒体网站为例,当天的重大新闻,各国各地的内容都是重复的。稍微有用的信息都在系统后台,都需要特别登录许可才能接近(这已经进入了深度层的范畴)。所以表面层的互联网,除了看看新闻,刷刷自媒体视频,在论坛里吵吵架,打电话聊天,加上一些骗子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还真的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真正想干点事,还得往下深挖才行。
在上篇文章《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里,我们介绍了如何利用深度网的工具进入视频监控网络。如果付费使用该工具,能看到的内容就会多很多。注意这里不是向有相关数据拥有方付费,而是给万里之外的工具提供商付使用费。付费后,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随意观看各个监控视频的内容,比如下面打开的这个监控镜头就是在俄罗斯境内,
继续使用工具浏览,这里是韩国的监控镜头,还可以在网页上控制云台。
继续搜索,还找到了意大利的一个视频监控镜头,这里是控制云台移动的效果,
吃瓜群众也许会问,同样是在互联网,为什么我们在表面层看不到的东西,而在深度层就能看到?也许用一个住在城堡的人,出发去另一个城堡的例子来比喻比较合适。同样住在同一个城堡,你从表面层出发到别的城堡,就好比你出门只能走高速,在高速上行驶,汽车只能在指定的几个出口下高速,去有限的地方,而从深度层出发,就像是驾车走国道,你可以随时停车,沿途各处都可以进去看看。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大家问得比较多的,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监控镜头无人值守,可以让外人随便进入?这里至少有两个原因,1.监控镜头出场的设置比较简单,如果你安装监控镜头时,没有完全理解这里的安全隐患,而是安装后,直接接上网线和电源就使用,这种安装肯定是裸奔模式。2.硬件系统,如网络监控镜头这类设备,在突发停电时,会误触发重置系统设置,这样即便是你安装时做了很严格的设置,一旦碰到这类情况,系统恢复到出厂设置,这大部分时候,就是裸奔状态。可见,一旦你把设备放在了互联网上,那就是时时刻刻的都需用心照顾的事情,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