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砍头、被叫做汉奸的北大校长
-
今天讲一个刚听来的故事。怕自己以后会忘记。
要讲的是一位叫做许景澄的北大校长。准确地说,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所以,这是清朝末期的事情。
许景澄简介
许景澄(1845年—1900年),中国政治家、外交家,世称许公,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同治年间进士。
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4国公使。1890年改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许景澄曾写《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
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俄军拒不撤退。1898年,许景澄代表清政府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
1897年,许景澄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并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
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当时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力量,并派出官兵同时攻打外国使馆,对外宣战。许景澄极力反对。他上书慈禧太后说:“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慈禧太后大为震怒,许景澄被慈禧定为“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的罪名,于同年7月28日在北京处死,时年55岁。
著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背景。我尽量简略些。
义和拳、义和团
清朝末年国门被迫打开,各国纷纷派驻使馆,建教堂、教会。
外国牧师、教民与当地百姓频频产生纠纷、冲突、打斗。
义和拳产生,口号是“扶清灭洋”,并号称自己“刀枪不入”“神灵附体”。
后来自更名为义和团。成分较为复杂,各阶层人民都有。
清政府
慈禧决定废除光绪,独揽朝纲,但遭到各国公使反对。有大臣得知小道消息,说各国公使有意要废除慈禧-----吃了英文不好的亏。
于是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倾向,达到报复洋人的目的。亲自召见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命他剿灭洋人。
义和团得了尚方宝剑
慈禧见到义和团团员一番耍刀弄枪之后,称他们“真乃神人也”。
于是,义和团风起云涌,席卷北京、直隶(河北)、河南、山西数省。烧教堂杀教民,包括平日信教的国人。洋楼、铁路、电线,电灯、钟表、火车等洋物全被砸被烧……穿西装的、戴(洋)眼镜,甚至家里翻出火柴的百姓也被干掉了!
许景澄
慈禧下令清军、义和团攻领馆。称某人信洋教或倾向洋人就可杀戮。
许景澄挺身直言,反对围攻外国使馆。
1900年6月16日,第一次御前会议上,他与袁昶联名上《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护大局疏》,明确无误地表明进攻使馆的严重性,认为“春秋大义,不斩来使,围攻使馆,杀害公使,不合国际公法,绝不可采用激怒各国的做法”。
他是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当时西方的坚船利炮的。
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
6月17日慈禧太后在第二次御前会议上,强行决定对外宣战。这时光绪皇帝心急如焚,走下御座,上前拉着许景澄的手说道:“许景澄,你是出过洋的,在总理衙门办事多年,外间情势,你当知道,这能战与否,你须明白告我。”
许含泪陈奏:“闹教堂伤害教士的交涉,过去办过。至于杀使臣,烧使馆,即使国际上亦罕见此种成案,不得不格外审慎。”
这些都成为以后他被杀罪名的根据: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
慈禧太后正式下诏,向所有跟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宣战。
徐景澄被杀
7月28日,被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等罪名,与袁昶同时被杀于北京,和之后被杀的立山、联元、徐用仪被称作是“庚子被祸五大臣”。
闹剧的结尾
1900年春季直隶,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农民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
八国组成联军,疯狂报复,屠杀百姓,烧杀抢掠。俄国70天就占据了东北全境。慈禧仓皇逃窜,派李鸿章向八国投降。
列强强烈要求瓜分中国……
彼时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作为假洋鬼子兴办的“洋学堂”,被义和团视同“洋教堂”一样对待。《义和团史料》中记载:义和团“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子,用者辄置于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枚、洋纸一张,途遇团民搜出,乱刀并下,皆死于非命。”
京师大学堂被迫关闭,师生流离,部分中国教习未及逃脱,被当作“二毛子”遭到义和拳民杀害,自此京师大学堂被义和团霸占。
菜市口看热闹的百姓
等着人血馒头,嘴里不屑地骂着,“呸!汉奸!”
-
很多文字来自于百度,我只是梳理了一下。
-
顺则昌逆则亡,不服从领袖的一律斩杀,几千年来都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