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版块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 注册
    • 登录

    選舉指數某一天的收盤值就是“人民的選擇”?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美华之音 &Voice of Chinese American
    1
    1
    129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美华之音美
      美华之音
      最后由 美华之音 编辑

      選舉指數某一天的收盤值就是“人民的選擇”?

      -談談所謂“就讓美國人民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作者:史律
      2025年1月31日

      5C4BD623-C1DC-4CED-989D-44AC4C5797A2.jpeg

      題記:該休息就休息,想給自己放個長假就好好享受長假,但不必把選舉指數某一天的收盤價無限上綱渲染成“美國人民的選擇”。如果非要提“美國人民的選擇”,幾個世紀的選舉走勢豈不比其中某一天的收盤值更能說明選擇在哪裡?

      去年大選之後,我一向尊敬的麻省理工教授黃亞生教授有個說辭流傳較廣,大意是既然美國人民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讓美國人民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去年選後的急就章,全文沉浸在選後某種情緒中,這樣說說可以理解。

      不過我還是覺得:我一向尊敬的黃老師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大概率不會是直接付出代價的那個人。也不知道在他眼裡,因為川馬亂政而遭遇失業的聯邦僱員及家人,那些因為空管不力而遭遇空難的乘客及家屬...這些鮮活的生命是否都屬於“應該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的美國人民”?

      公共空間常用的“人民”只是一個比喻象徵用語,真實存在的只有一個一個的生命,並不存在所謂的“人民”。

      真把“人民”這種象徵語當實體了,那恐怕很難理解爭取女性普選權和種族平權那種持續多個世紀的堅韌,因為民權法案通過前的每一次選舉,都會有一個或多個當時的黃老師出來說“美國人民選擇了男權”“美國人民再次選擇了種族隔離”“就讓他們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美國人民應該好好吃幾年苦頭”...

      和黃老師選後那種發洩文字相比,我還是覺得民權運動人士John Lewis倡導的“歡樂戰士”Happy Warrior狀態更有可持續性。該休息就休息,想給自己放個長假就好好享受長假,但不必把選舉指數某一天的收盤價無限上綱渲染成“美國人民的選擇”。如果非要提“美國人民的選擇”,幾個世紀的選舉走勢豈不比其中某一天的收盤值更能說明選擇在哪裡?

      結語:

      如果當年的平權爭取者都像黃老師這樣把一兩次選舉的結果解讀成“美國人民已經做出了選擇”,那我們今天連投票甚至入籍的機會都不會有。

      而幾百年來的平權需求也並沒有在1919或1965年法案通過的那一天結束。未來仍然需要Happy Warrors。拜謝先賢的爭取,我們現在可以是比當年的他們更安全、工具更多、更歡樂得多的鬥牛士,享受更刺激的逗牛鬥牛快感。

      编辑:一民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