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版块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 注册
    • 登录

    美国两党是兄弟,不是敌人: 拒绝政敌思维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美华之音 &Voice of Chinese American
    1
    1
    57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美华之音美
      美华之音
      最后由 丹奇 编辑

      作者:佚名

      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这些价值观是美国社会的灵魂。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以捍卫这些核心理念为使命,推动着国家前行。两党的关系应如、也一直是兄弟关系,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回顾历史,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关乎民生的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分歧是:共和党偏向小政府和市场自由,鼓励个人勤奋致富;而民主党则偏向社会公平和大政府,力图抑制过度的贫富差别和照顾弱势群体。

      显然,这两种取向各有利弊。面对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懒惰,共和党的偏向对贪婪宽容,民主党的偏向则对懒惰宽容。自由与平等的平衡就如同一场兄弟间的博弈,每一方都在修正另一方的过度偏向。尽管两党在堕胎和枪支管控等社会问题上有明显分歧,但这些从未真正撼动过两党的兄弟关系,从未让彼此变成敌人。长久以来,美国的政治生态是平稳的,两党没有你死我活的对抗。

      这幅画面曾经多么美好——失败的候选人站在竞选之夜向胜利者致意,承诺合作,彼此共勉。胜利者则站在聚光灯下,向对手表达尊重与感谢。这种政治操守曾是美国政治文明的象征,彰显出人性中的高尚情操与民主制度的伟大。

      然而,近几年美国的政治氛围急剧恶化。就在本次大选中,候选人川普和巨富马斯克在其自己把持着的、美国最大的社交平台X上轮番使用“你不选我,这国家就完了!”,“你选他,这可能就是最后一次选举!”这样危言耸听的言辞,引发大众更深的焦虑与不安,把越来越多的选民带入敌对和斗争的思维漩涡之中。

      今天的社会撕裂,两党都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民主党极左的“取消文化”和过度追求平均而导致人们的不满;共和党对反移民和右翼民粹思潮的放任甚至纵容导致社会的焦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同时,财富不均、种族矛盾等问题更加恶化。再加上社交媒体上充斥虚假信息,对两党妖魔化的煽动言辞在网上肆意蔓延,挑动了民众之间的对立,烧灼着人们的理智。有研究显示,普京的网络信息战对美国内部撕裂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实,“政敌”这个词汇在中文语境司空见惯,人们习以为常。在这种思维下,政治竞争为了取胜可以不择手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被视为自然法则。这样的观念与美国政治体系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长久以来,在美国政治生态中,把政治对手当作敌人是不可触碰的禁区,是任何有品格的候选人都不愿越过的底线。因此,美国主流媒体从不使用“政敌”这个词。当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辩论中为政治对手身份的辩护得到社会大众广泛的赞誉,成为美谈。

      然而,在2016年大选中,川普阵营中“把她(政治对手)关进监狱!”的一声呐喊如晴空霹雳,彻底打破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底线,让两党的“敌对思维”渗入公众的心中。 川普更是多次公开宣称主流媒体为“人民的敌人”,更加剧了敌对思维逐渐取代了政治宽容,煽动性言辞在社交平台上肆意蔓延。恐惧与愤怒像野火般迅速生长,烧灼着人们的理智。社交平台的理性讨论的氛围已不再有。甚至国会两党理性的讨论和妥协也很难出现。上个周日在FOX 电视台采访时问到对大选日的问题时,川普声称:美国内部的敌人,那些极左的疯子是最大的问题,而不是来自海外要摧毁美国的敌对势力。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军队。

      想象一下,家庭里的兄弟吵架其实并不稀奇。但是如果两兄弟互相敌对,彼此存有你死我活的心态,这个家的灾难还会远吗?普京是否正是深谙这一点?

      尽管在社交平台上敌对思维的煽动言论层出不断,但美国绝大多数民众、政治人物和主流媒体(无论左翼还是右翼)依然坚守着政治底线,拒绝“政敌思维”。美国没有一党专政的基础。无论谁执政,美国不会因此消失,下一次选举依然会如期而至。但如果我们对当前政治生态的严重恶化不警觉,任敌对思维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动摇美国民主政治乃至社会平稳的根基。

      所以我说,两党是兄弟,不是敌人,抵制敌对思维。两党都有符合美国价值观、拒绝敌对思维的候选人。在这次选举中,我们不应以党派划线。我们不仅要考虑个人的经济利益的得失,更要考虑我们的选择是否有助于抵制和纠正美国目前的日益恶化的政治生态。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