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版块
    • 系统文件
      • Term of Use
      • 新手必读
    • 外网链接
      • 汉纳Classic
      • 美华之声
    • 注册
    • 登录

    游以色列引发出 我入骨入髓的印象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娱乐健身 Fitness & Recreation
    3
    8
    1.1k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墨
      墨逸
      最后由 编辑

      游以色列引发出

      我入骨入髓的印象

      2021-10-31
      阅读2209
      来自话题
      #出国游的经历
      5.5万篇
      
                 ——游以色列有感

      
      约旦以色列十日行游记之二十四(完)

      
      约旦以色列十日行中,尽管以色列只有短短三天紧锣密鼓的参观,但给我印象深的是,除了以色列人正视亡国亡种的惨痛历史突出了仁爱与感恩之外,就是耶路撒冷古城弥漫着那种始终如一、无人与之相比的虔诚与信仰的氛围。

      
      再往大一点联想和引申,就是三十多亿基督教徒组成的基督教世界,对人类社会表现出的大爱和贡献,这是游以色列之后带给我最深的印象。

      
      信仰真是神奇。信仰的产生,不仅让人相信你传的经布的道,更重要更关健的是,作为传道之人的你,也要坚定无比的信仰你坚持的追求,耶稣做到了,犹太人做到了,基督徒做到了。

      
      耶稣,一个木匠的儿子,两千多年前,最早接受了约旦河水约翰的洗礼,短短三十三年人生,都在身体力行他所相信的经和道。

      
      特别特别要紧的是,耶稣被罗马教皇迫害,历经了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十四站的苦路,他这种替千人怨罪,代万人受苦的舍身行为,感动了当时乃至后世千千万万的世俗人,无可置疑地相信了耶稣布的经传的道,是真正普度他们的灵魂得以重生的最终希望。

      
      信仰至所以能产生,最关键之处在于,你讲的东西,你自己要信,还要身体力行,始终如一地履行。如果你讲的东西,连自己都不信,又不能始终如一,常常朝令夕改,何以让别人信,又怎能取信于芸芸众生。

      
      现在回过头,仔细品味数百年前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留下人死吐真言的一段话。大意是世间有两种武器,信仰和利剑。短期内,利剑可能凌驾信仰之上,耀武扬威;长远看,信仰必将打败利剑。我曾经统领百万雄师,现在却成为光杆司令;我曾经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一寸土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的心中。

      
      央视前几年也播放过名为《人类:我们的故事》纪录片,其中第三集形象地表达了耶稣及基督教,对改变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进程,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这集开篇讲的一段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个人的生与死,触动无数人的心灵,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命运,同时还影响着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耶稣,最让人信服的是,他以仁慈的大爱,替罪人而死,他彻底改写了人类几千年来“你死我活”的野蛮信条。

      
      想想看,全世界有哪一人比耶稣的影响力大,没有。全世界信任耶稣的人是最多的,因为耶稣用他33年短暂的生命,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大爱,是人类走向文明彼岸的核心法宝。

      
      片中引用美国一位学者的话说:“数千人死于十字架,但我们只记住了一个人,耶稣。他的死,改变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的确,如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将他奉为神明。基督教中“信、望、爱”的教义,将人类真正从愚昧带向了文明和智慧。

      
      耶稣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全世界最多的画是画他的画;

      耶稣没有留下一行文字,但全世界最多的书是为他而写;

      耶稣没有留下一处房产,但全世界的教堂都以他的名誉而建;

      耶稣没有一兵一卒,但无数人为他折服、向他屈膝。

      世界尊他为“万王之王”。

      
      耶和华、亚伯拉罕、摩西、耶稣、基督教,已不仅仅是一个神、一个宗教的名称,更是代表着当今世界人数众多为之追求的一种信仰。

      
      如果如数家珍地展开,耶和华、耶稣身后的犹太教、基督教,给这个星球,给这个有着七十亿人口的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不分种群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信仰人群。如今全球有30多亿亚伯拉罕诸教再含基督徒,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信徒数量。基督教代表着人类的文明。

      
      带来了国家政体的文明治理。全球公认的发达国家中,绝大多数是以基督教文明为主导。

      
      带来了众多的获奖成果。自上世纪初截止到现在,诺贝尔获奖人数中,信仰基督教的人占绝对多数。

      
      带来了人类先进的理念。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普世教育、义务教育、分级教育、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生命自由尊严高于一切、人道主义、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劳动者权益等等,都是发自于基督教。中国正是在基督教的强烈反对下,民国初,就废除了女人裹小脚的陋习。

      
      带来了诸多的文明生活机构。公立大学、中等学校、幼儿园、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残疾院、精神病院、聋哑儿童康复中心、外科手术、红十字会等等,上述机构都是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和提出。

      
      带来了科学的文明方式。基督教创立了公元纪年、星期日休息、废除了野蛮的奴隶制、角斗表演、第一个提出反对杀婴、弃婴、缀胎、自杀,人体献祭等陋习,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无论你我是不是基督徒,也不论你我是否有这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在享受历代基督徒们带给我们诸多的权益和成果。 ­

      
      可以这样说,人类历史每一次的文明进步,包括理念、医学、教育、婚姻、用工等等方面形成今天这种状态,都是历代基督教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信仰,这东西简直太神奇,神奇的它,像是用了一种无形的“强力胶”,把同一个种群人的心,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疑聚力和向心力。所谓人心向背,这是何等巨大的魔法和魅力。

      
      人生在世,归根到底,就是两个问题:“怎么活”和“怎么死”。信仰就是有追求的活着,并让生命发挥到极致。 明白自己为什么活,明白自己想活成什么样,人生才能充实,生命才不荒废。如果能这样活到终,死就安心安神了。

      
      部分图片下载于网络。

      入境以色列单抽我安检,对比约旦反差明显的印象

      以色列浓溢的宗教风韵,让我心生千千结

      以色列加利利海,别有意境的船游

      以色列约旦河水,净身洁魂的洗礼仪式

      戈兰高地中东地区,战与和背后的爱恨情仇

      全球惟一现代文化遗产,以色列巴哈伊空中花园

      参观特拉维夫钻石中心,顺带欣赏地中海沿岸

      以色列特拉维夫,千年的雅法万年的古韵

      耶路撒冷,蕴含浓厚寄托的七烛台

      寻觅犹太人曾被,大屠杀的诸多疑惑

      走一遍耶路撒冷“苦路”,我无法不产生感慨

      哭墙背后犹太民族,复活的神奇

      耶路撒冷几处,非常重要非常特别的景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丹奇丹
        丹奇
        最后由 编辑

        可以在此文内重新发图片。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丹奇丹
          丹奇
          最后由 编辑

          好文!发人深省!让许多对基督教的理解一知半解的貌似基督徒汗颜!

          墨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墨
            墨逸 @丹奇
            最后由 编辑

            @丹奇
            谢谢。正琢磨着怎么把照片放进来。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丹奇丹
              丹奇
              最后由 编辑

              直接在文章内插图

              墨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墨
                墨逸 @丹奇
                最后由 编辑

                @丹奇 这篇上传的文章怎么重新编辑修改和插入图片?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恋
                  恋风
                  最后由 编辑

                  来了,支持墨墨

                  丹奇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丹奇丹
                    丹奇 @恋风
                    最后由 编辑

                    @恋风 欢迎小恋风回家!记得多年前你问过汉纳网可以直接在手机发帖和评论吗?现在可以了。是我助选耽误了。期待佳作!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